第286章 太公之死(2 / 2)

汉家大侄子 赵寤生 0 字 2021-09-27

东郭邯郸并不希望刘信去关中。

雍离蹙眉道:“若是不去,便失去了道义。皇帝将来以此为借口兴兵,又将如何?”

东郭邯郸面对自己的侄女婿也并不客气:“所为道义,不过是胜利的装饰品,可有可无。大王身高权重,负河北之望,总不能为了道义,捐献自己的王国罢了。与有道义的人讲道义则可。与无道义的人讲道义,和与虎谋皮何异?”

刘信的心腹有三四人。除了在壶关坐镇的张奔月,刘信看了眼堂上仅有的三个人。相比自家叔父身边人才济济,自己这边的人还是太少了些。想要当皇帝,光有这几个人还是不够的。

人才储备不够,有两个法子。

一是发现辟出新的人才。优缺点明显,新的人才与皇帝无瓜葛,更忠诚。但缺点也很大,培养需要时间,经历。

二是从自家叔父那里挖人才。优缺点也同样明显。谁是人才,一清二楚,并不需要花时间辨别。但却有难度。自家叔父那里的前途显然比赵王府要好太多。

用四个字总结刘信势力的特征:根基不牢。

刘信若赴约去关中,邯郸便会被刘邦轻易控制,仅有的一份地盘便也要失去了。若将野心局限在一隅,刘信不用去关中。可历史上的经验告诉自己,那些满足于做诸侯王的势力最终都被翦除了。剩下了也迟到被翦除。

天无二日。神州一统,大势所趋,容不得任何的分离割据势力。若是当皇帝,却非要去关中不可。

此番聚集,与其说是商议,不如说是将自己的决定告知大家。

回到关中也能够……

刘信还未发话,皇帝的第二批使者出现在赵王府外。

司马芝打趣道:“皇帝催促地这般急,若是不允,难道还要十八路金牌来召大王?”

雍离道:“皇帝使者,还是要应付一下。”

东郭邯郸认可了自己侄女婿的话:“且看看皇帝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自家叔父什么时候这般不沉稳了?刘信有些意外。当下众人出内堂,迎使者进入,受皇帝诏书。

诏书中道:“……诏赵王都督河北诸军事,歼灭臧荼,杜绝国家东北祸患……”

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使者读完诏书,将刘信搀起,握着刘信的手道:“陛下让我代他与将军把握,让臣代陛下告知赵王,河北便拜托给大王了。”

“使君,究竟发生了何事?”

使者道:“河东路军传来急报,匈奴人屠戮了安邑后,不知了去向。”

安邑是河东大城,安邑被屠戮,匈奴人在河东的兵力不少,如今不知了去向,怕不是西进关中去了!关中是刘邦的大本营,立国所在,如今国家兵力集中在山东,关中兵力稀缺,匈奴人入侵关中如入无人之境!也难怪皇帝如此心急。

很快消息得到了证实,打发了使者后,监视城外刘邦军的斥候归来,他们的确看到了汉军已经开始拔营,先头部队已经先行往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