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太公之死(1 / 2)

汉家大侄子 赵寤生 0 字 2021-09-27

刘信如今已不满足于只拥有一郡之地,匈奴人散去后,便着手将己方势力的影响往河东、太原扩散。毕竟,拥有山西之地,便可屏蔽河北,成为阻挡关中的屏障。

河东本是刘信的旧有地盘,刘信在此地本就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刘信在太原的影响力有限。而匈奴能够轻而易举入河北,太原很有可能已经被匈奴势力渗透。

刘信的打算是先安抚河东,然后以河东作为基础再拿下太原。

想法虽好,付诸实施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汉军的一支主力正奔赴河东。刘邦显然也明白河东的重要性,所以即便兵锋指向了邯郸,还是没有太过削弱河东路的军力。

再也无法遮掩,刘邦与刘信叔侄的争斗已经渐渐明面化了。

如果不是因为有臧途、匈奴的存在,刘邦怕是会毫不犹豫直扑往邯郸城。但现在,也只剩下一丝半点的体面,就看谁先动刀兵了。

而现在,刘邦手持两把刀,一把刀挥向了河东,另外一把刀则缓缓往邯郸来。

但这样的局势却因为一封从关中的家书出现了波澜。

家书中写:太公病逝于栎阳宫。

刘太公是老刘家的粘合剂。刘太公一去,家的向心力便也跟着消失。无论是刘邦还是刘信,心中都难免有些失落感。

丧期里动刀兵是一件尤其忌讳的事情。

当刘邦的军队出现在邯郸城外,看到全军素缟,刘信难免高兴,以为是自己三叔去了呢,后来才被告知死的是太公。

按照大义,太公去世,刘信作为小辈要回关中奔丧。刘邦虽然是皇帝,同样也要回关中去。但匈奴尚未驱除,臧荼还未剪灭,战事岂可轻废?

太公却也知晓自己的离开可能造成的后果,遗嘱中吩咐子嗣要将自己薄丧,子孙守孝三日便可,遗嘱中说:“若不能一举荡平河北,战事复起,继而劳民伤害,我之罪也。”让皇帝忘小家而为国家。

无论如何,除却赵王王府,邯郸城内的气氛整体轻快了许多。

太公病逝消息传到邯郸第二天。

清晨,赵王府。

刘信、司马芝、东郭邯郸、雍离会聚内堂。刘信坐首座交椅,手肘放在桌案上撑着沉重的额头。昨晚他收到了赢箬的书信。

真金生病了。病情并不严重。刘信却并不能保持淡定。对于自己素未谋面的女儿,刘信内心一直愧疚。长久以来,他一直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想到这里,刘信苦笑,自己何止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乱世为人,总是有太多的无奈与被迫。

刘信将思绪收拢,朝司马芝示意了一眼,开始今天的内堂朝会。

司马芝起身道:“太上皇薨于栎阳宫。皇帝派遣使者来,以家人身份,要求大王一同赴关中,为太公尽孝。去还是不去,请诸君讨论。”

东郭邯郸道:“有一个笑话,叫做皇家亲情。皇帝这般做法,是仍将大王视作三岁幼儿看待。可笑!可笑!论亲情,皇帝是太上皇之子,大王只是孙子辈,儿子不急着去守孝,却要指责侄儿,这是哪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