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系统的概述天下问题了。
天下安全有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
内部问题是处理内部各阶层的关系问题,也是各阶层的经济利益分割问题。
处理内部问题之时,统治者应看到,平常年,大家都能分一点粮食过下去,灾年就只保护封建观念下的“体”,即乡宦,或者士族的生活,其他人的死活无法顾及。统治者应想法保证天下所有人都活下去,不要逼迫无法活下去的人挺而走险,亡命的抢劫有粮食的大户,只求多活一天。
任何阶层都有不守规则的人,封建社会所谓的体,乡宦或士族,也有不守道,无底线的压迫平民百姓,加剧农民苦难的程度和破产的时间,统治者就是要枪打出头鸟,打击有制那些无底线的人。
有的人也许会有一点现代观念,指出这种调和矛盾的方法是软刀子,是为了封建统治的长久,也是反动的负面观点,正确的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农民政权。
问题是农民政权能够存在吗?,历史出现的是农民政权,还是部分原农民的政权,且还是迅速兑化成封建政权的农民政权。
现在是处在历史中,谈的是历史怎样走下去问题,而不是一步到位的革命问题。
若想要革命,就要避免农民用生命和鲜血的成果不要被封建贵族所篡夺,平民想要保持住平民政权,就必须有平民的思想,因为中国古代只允许圣贤之道存在,不允许任何其它思想存在,若是中国人的思想能在中国存在,中国也会有革命思想,而不绝对需要从外部输入。
外部输入也需要翻译,且需要按当时中国人能懂的话语翻译,如小时候学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当时湖南农民不知打倒封建主义和打倒帝国主义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打倒封建主义就是打倒“财东老爷”,打倒帝国主义就是打倒“洋财东”,这样翻译大家都懂了,大家都愿一此干,农民运动就起来了。
在明末,需要的是挽救天下,挽救中华文化。即使能避免清朝出现,也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才能走向发展,如果让清朝出现了,就必然失去中国之地位,必然会陷入百年屈辱,许多百年后都难以复兴。
在明末就是要抑制无底线的士族和乡宦,调和阶层的矛盾,且应认识到,阶层之间的矛盾服务民族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服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能力向自然界获得食品,才能存在发展,能够存在发展才能谈其它的一切。
处理内部问题是主要的,处理好外部问题也必须不能放松。
古代,海洋强敌才刚刚出现,不可能大举入侵中华,主要对中华有威胁的是边民或北方游牧民族。
中国与南亚被大山阻隔,古代不可能发生大冲突,就象亚历山大到了印度却找不到中国之路样,中国也不可能进军印度,唯一的唐朝拥有一点印度的土地,也是唐人在当地借兵所获,而不是从大唐派的兵。入侵印度都是来自印度西北面山口的人,如雅利安人,亚历山大,及一些游牧民族。
对中国来说,处理好与北方牧游民族的问题就行,就是处理好了天下安全问题。而最好的方法是用“中国之道”发展中国,象汉朝那样,中国远远的先进于北方游牧民族,即使是当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有扰边的能力而没有大举入侵的能力。
中国的发展在于运用中华民族的人才,而不是防范中华的人才。
封建皇帝就是拥有家天下的观念,把主要精力放在防范天下人可能会造反上,宁愿中国社会长久的停滞发展也要提防天下人夺江山,倒是隋炀帝,拥有那宁愿亡国也要把外族之敌灭了再说的观念。
军事发展不能破坏内部百姓的生活,军事是在保证内部百姓生活基础上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