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初,后金兵从燕北地区无奈的退走,当时皇太极不想进入热河省去再获得一个“胜利”,只得进入漠北蒙古,绕道回去。
不久之后,燕北省和周边地区的蒙古部落认识到了一个问题,明军有打败后金军的可能,原先对莫日根宣传的划分各部落放牧区域的事有点心动部落,现在敢于大胆接收了,有的部落还主动提出来。
燕北省的区域是原先察哈尔部的区域,也主要是后来的察哈尔省的地区,察哈尔部的主要力量和林丹汗被后金军打败后西迁,但其地区还有一些小部落留在了原地,周边也有小部落进入,在燕北的众人小部落平时与莫日根的大部落有所接触。
原先众小部落因害怕后金军报复,不敢接受模日根宣传的划分牧区建立燕北和平的主张,现在看到后金退走,有些部落选择了投向大明一方,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部落到开平与模日根会盟,商量划分牧区之事,而一些暂还还没有选择投向大明的部落在此形势下,也被动的参加了会盟,希望自己部落的划分区域之事件中不要吃亏。
模日根按照大明朝庭的旨意,以城堡链建立主要交通路线,交通主干线附近的地区留下为农业区域,其它地区都分给众部落放牧,尽管各部落之间有所争执,但大明主导下的燕北省秩序已经建立。
城堡链为主的交通主干线也是贸易路线,大明就是要体现大明对蒙古地区的态度,就是要以贸易吸收蒙古人的剩余产品,提供人蒙古人的粮食和生活用品,以区别后金的武力征服。
在模日根会盟燕北省众部落的同时,已经编入燕北省的张鼎部新军受命沿着后金军退走的路径搜索前进。
对于燕北省的变化,崇祯预计会有更多蒙古部落会接受大明的划分牧区,和平放牧的主张,于是也做出了相应的布置。孙传庭回榆林或陕西北部,李信回朔方省主持防务,做好划分牧区的准备,卢象升也率部回归热河省,也做好划分牧区的准备,并做好再次防备后金向西部众蒙古人生活区域发展的准备。调常延年入燕北省工作。
莫日根与常延年在燕北省成功的会盟燕北的蒙古众大小部落不久后,二人分工,莫日根跟进到漠北,常延年在燕北建设。
莫日根带队沿着金兵的踪迹也进入了漠北蒙古东部,莫日根利用自己部落是蒙古人特点,在漠北蒙古发展。
莫日根部和张鼎部进入漠北蒙古东部后,发现金兵已回去了。金兵虽然绕道而回,但老本行的业务却没有丢,其老本行的业务就是抢劫,一向心高气傲的后金兵,在漠南打得很憋屈,急需要发泄,回去的路上,就把发泄的对象放在路上蒙古族人身上。
元朝的蒙古人被明军赶出中原后,到漠北生存,后分列成几部,主要是瓦剌诸部和鞑靼诸部,各部偶有混战。
瓦剌曾一度统一和强大,进攻明朝的土木堡之事变后,入侵中原的北京城,被于谦等大明军民打败后,又出现分裂。后鞑靼的达延汗兴起,击败瓦剌,瓦剌被迫西迁,东部地区成了鞑靼的天下。
达延汗削平割据势力的反抗与叛乱,统一了鞑靼各部,分六万户以治之,自掌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左翼三万户,而以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右翼三万户封与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以后,六万户又成了六个部落,并逐渐南迁。
到林丹汗时,察哈尔部被后金打散,其他部落分裂。现在,在蒙古东部地区只有一个喀尔喀部在相对较北部的哈拉哈河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