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九边军队,不再是只为当官的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田地,自己家人的生存,自己的利益而战。处理晋商后,对张家口的汉奸也进行了清理,后金的密探再也无力发动策应之举。
另外,朝庭派出禁军新军一万二千,新训练的战车兵三千,御马监的骑兵二千,三千营的骑兵三千增援长城。长城的防守总指挥是常延年。
九边的军屯区从崇祯三年开始,由皇帝系统接管,在九边地区无论是不是军户,都实行军训制,并按训练的不同程度,分为民兵,辅兵,战兵几种,战兵又分地方军和野战军。野战军除了战斗经验不足外,在训练上完全达当时新军的标准。就是地方军野战不足,守城也不差什么,众多的地方军随时可上城堡或到长城守卫。
常延年按排好长城的防守后,就主动带兵出长城与后金兵野战。常延年想,长城有那么长,自己只能在一个地方守卫,其它处还是要守将或校尉们守卫,反正都要校尉们守,还不如自己出长城主动找金兵决战。
常延年是勇将不假,让常延年抑制不住想出长城一战的因素是练成了战车兵,此时战车兵已成规模,比辽南的战车规模大得多,只是需要实战检验。
战车兵是新军体系军事研发部门创造的新兵种。引起创意的因素是黄帝蚩尤时的战车阵或明军以前的老式战车。现在的战车就是原先四轮车发展而来,也是由马迁引带动,战时马取下,可用人力推动战车。
现在的战车与其它车有区别的是用厚木板包装,强弩射不进,战车内有小炮或有用枪对外射击的小洞,车前装有防骑兵冲击的长剌,众车连成一排或二排,打击敌人,炮打远处之敌,枪打近处之敌,辅之于新军步兵和骑兵保护。
其实炮火多了,火力也有那么猛烈,火枪兵在车内射击,后金兵到了前面,也不怕后金兵的箭雨。
实际上,战车兵能与后金兵一战,而且自己伤亡还很小,战车不便于山地运动,后金骑兵也不便于山地作战,战车一时成为后金骑兵的克星。
金兵骑兵一时还没有打败战车的方法,再多的骑兵也难以冲破战车阵的防线,分散突击,偶有少量到长城边的后金军队也突破不了长城守军的防线。
皇太极又面临了一次重大的选择,一时没有应对战车兵的方法,长城也难以突破,突破了,如果是少量军队进入关内,也起不到多大有作用。因为无法建立有通畅的后路。后面燕北的众路军队,卢象升的热河军队战上来了,一弄不好,就有被包围的风险。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明军的训练水平和战力提高了,所有在占战场的明军都能与后金军周旋,且没有一触即溃的掉链了的明军,明军总是还在。
因为此时后金兵所带的军粮不多了,支持不了多久的战争。后金兵靠的就是以战养战,一旦战争不能为下次大战抢劫到应准备的物资,就是亏本买卖。
面对此形势,皇太极不得不再次下令撤退,在向北撤退中也是击战不断,后来金兵用马带那剩下的少部分粮食,丢掉给养的车队向北进入了漠北蒙古人的地盘,绕道回去。
此战后大明最新的战术理念和战斗方法,得到了验证,大明再也不是野战无法面对后金了。卢象升的天象军得到了锻炼,也得到了再次验证,秦军、李信所带的新军、燕北莫日根部落的骑兵和各部军队都得到的锻炼,战车兵的理论也得到了应证。常延年成为了守长城前沿或京城的要员。
在后金军集中力量攻打长城北部时,山东军利用海州后金兵力不足攻下了海州,并的海州近郊建立了防卫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