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之战,明军对后金贵族都抢劫了一翻。后金人又十分自负,认为后金天下无敌,象汉人样金银等钱财埋藏的不多,其钱财大部分都被明军抢走了。最为严重的是大部分贵族的家属和亲人都被明军抢走了,大部份后金贵族都有骨内分离的现象。
后金军与明军,或与朝鲜驻军再战的呼声非常的高,虽然追击明军的军队在鸭绿江前停止了追击,但想和去年样攻入朝鲜复仇的愿望十分强烈。明军和朝鲜人也对后金复仇的愿望同样十分强烈,一时间,复仇的心理充斥天下。
皇太极在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备和调度安排后,做好了大举进攻朝鲜的准备,后金兵不善水战,也想在鸭绿江融冰之前,打下朝鲜。
鸭绿江朝鲜一边的城堡和碉堡攻事早已建好,在传统的沈阳到朝鲜的沿路与鸭绿江交汇地方,或可能渡河进军的地方修有城堡,在一般的地方,隔间一定的距离修碉堡,整个鸭绿江沿线,有点象后世日本军在华的封锁线。
朝鲜驻军回到朝鲜后,以第一师全部守鸭绿江防线,第二师的一个旅,加入了战术预备队,增援重点地区,朝鲜驻军做好了时刻准备后金再来犯的准备。以第二师另一旅守卫朝鲜全境和支援境内的人员调度,因为当时从后金迁来的人员需要按排到各地。
朝鲜第一师是特种大师,按当时的编制,一般一师二个旅再加师部一千来人员,共一万三千人左右,朝鲜一师则近二万人,除增了一个师部直辖的独立营,还增加了二个辅兵大营,一师除吸收的东江镇的一万人员中的七千人外,还吸收了许多原朝鲜军的人员。就是朝鲜第二师也有近一万五千的人员,也有师部独立营。
后金急于进攻朝鲜,一是众将的复仇呼声,二是想在融雪前进攻。在冰雪覆盖的鸭绿江,便于后金的骑兵运动,能发挥骑兵之长,也能克服后金兵不善水军之短。
皇太极从蒙古归化回到沈阳就到了崇祯四年十二月,经过一翻准备后,就跨入到了崇祯五年初,一般鸭绿江二月底或三月初就会融冰。
皇太极再准次准备了六万女真大军,要求蒙古部落共同出兵。共十万大军南下攻打朝鲜,希望象崇祯三年秋冬之季样,朝鲜一打就能降。
朝鲜人经过崇祯三年的被后金屠杀,普遍都很恨后金。
朝鲜驻军,有原先新军精锐的基础和军事编制底子,全军又是经过半年的严格训练,再经过近一月的实战,战后又经过总结和短期的训练,军力进一步提高。
朝鲜军民都士气高涨,又是先前修好了城堡、碉堡、防护沟等封锁线,准备充分。近一年来,大明一年生产的武器主要供应朝鲜战区,许多大炮都运到了朝鲜,并布置到了相应的位置。
参谋人员的计划中也有坚守鸭绿江的计划,做为总指挥的林寒也是选择了坚守鸭绿江,寸土不让。
后金最先是硬攻镇江堡沿线大路的鸭绿江一线,想沿大路进入朝鲜腹地。朝鲜一侧的沿路两边都修有城堡,炮火也是布置得最密集的地方。两城之间的路面上还设立了一道防线,防备后金有漏网之鱼。在城堡之后,有第二道防线,全付武装的新军严阵以待。在后金进攻严峻之时,还在二道防线之后建立了多道纵深防线。
鸭绿江边的两城堡,卡住了后金军的进军路线,那两城堡就在后世的新义州附近。后金骑兵几乎冲不到城前,就被炮火打落马,落马的骑兵,即使开始时伤不重,也很大的机率被后面的马踩踏伤。
即使是密集的队形进攻,能有少量骑兵冲到城前,也被火枪打落马下,几乎没有爬城的人和冲到二线防守处的后金兵。
后来火炮需要冷却,后金兵冲到城前的人多了,但也没有爬城墙的机会,新军守城意志顽强,大部分能冲到城前的后金兵在城前被火枪打落马下。骑兵没带攻城器具,后金兵想冲向后方,又被一些简易攻事所阻,如一些铁丝栏线,陷马坑之类的攻事阻碍,许多后金兵在铁丝栏线或陷马坑前成了明军火枪的活靶。
后金军联续攻击了一个多时晨后,停了一会儿进攻,改由单纯蒙古人的冲锋。到此时,后金有点后悔看不起汉军,如果带了汉军来,可以用汉军当炮灰。起初,后金感到汉军由于败了,看不起汉军而没有带汉军,也是由于汉军损失惨重,汉军不多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认识的错误,认为朝鲜还是和一年多前一样,整个朝鲜一打就能下,朝鲜最多也只是边境多了一点炮火,到朝鲜抢劫,没必要带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