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党派是只有为了士族利益的党派,没有其它阶层的党派,崇祯初年出现的一些学社也是带士族性质的党派。
崇祯认为,士族的党派无法禁止,与其禁,不如导,让各阶层也出现党派,共同作用于社会,商人性质的党派,手工业性质的组织,以及渔农牧等等行业的组织,都让其自由发展。
什么是政党,政党就是为了某种道义而努力的党,政党必须为社会中某一阶层的人服力,必须带有某种公利的性质。反之只为了党内某少数人的私利,为了少数几个人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党就是私党。
政党有一定的原则性和客观性,私党服从于党魁和少数几个人,为了党魁和少数几个私人利益服务。
面对社会,必须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社会必须是五花八门的存在,这是一定历史时期不能改变的事实。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就必须尊重,就必须认识到社会中有右、中、左多派别。我们努力争取的是好的现象,团结可团结的力量,争取可争取的力量,抑制和打击的是不良现象。
面对社会事务,就是不能带有绝对的心理,不能绝对要求社会只有自己希望出现的现象而无视社会事实。绝对不允许自己不希望出现的事务出现是不可能的,其实社会本身就有其固有的规律和原则,有些规律和原则我们已经认识,有些规律和原则我们还没有认识或还认识不全不清楚。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社会,但人对社会的作用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想过多的干涉社会,甚至去干涉一些人类还没有认识或认清的事务,就必然要受到社会的惩罚。
人的主观意志能作用于社会,人类知识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但人类还处在发展过程中,人类还没有到绝对强大的地步,人的意志并不能改变一切,人只能有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作些尽可能的事。
人类处在发展过程中,人类知识也在增长发展中,我们人类未来会十分强大,但现在只一般人类,必须清醒的认识自己。
我们现在开放政党的存在,抑制私党存在就是尊重自然规律之举。
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等派既然出现了,先前没有禁止,现在就不必再禁止,党锢之患,可以不发生就不让其发生。现在需要的是因势利导,促党派向政党、向为了谋一阶级公共利益、向好方向发展。
阉党既然基本上被取缔,太监队伍也不久后要取消,阉党就没必有恢复。
这么说,皇上不反对保皇党的成立。
众人一时齐看向反对保皇党成立的人。
沉默了一会,原先反对保皇党成立的人员表示,“接受皇上的观点,因势利导,取争好局面。”
皇帝的政策也需要有人支持和执行,皇帝的政策也要团结支持派,争取中间派,打击反对派。
在这种条件下,保皇党成立了。
保皇党成立,直接目人是保卫皇帝的安全,皇帝在当时的体制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皇帝遇刺之后,皇帝的安全在许多人心中占有第一的地位。
保卫皇帝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皇宫内的人员和卫队的人员可靠忠诚。原先行刺之事就是因为皇宫中还隐藏有一股很深的由大臣掌握的力量,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皇帝,但外出时人员需要较多,才有机会离皇帝很近。经过刺皇事件后,后宫人员和军队进一步清查,队伍得到进一步整理。
保皇党的主要事务是支持皇帝的政策,当时皇帝的政策也受到文官的抵制,每一步都很艰难,皇帝也需要更大的支持。可以说,此崇祯选择的一些事务是当时社会最佳选择的发展之路,文官则顽固的维持原先的体制,维护士族利益和书本上的、甚至士族歪曲理解的孔孟之道。
人员上,许多秘书处要员都有兼职,宋献策为总干事,具体负责党务。
保皇党成立之季,也表示鼓励社会上成立行业团结和准行业团结,制定行业规则,维护行业利益。
情报部门也关注和了解“复社”之类的想维护士族超人权力的组织。党派正常竞争,不加限制,认为自己的党派天生就高人一等,就是应该掌握社会和官府大权的组织,甚至要强迫别人服从,侵占别人权力的组织则必须适当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