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贸易的同时,王府的侍卫的训练也进入了紧张阶段。原先是由林寒和李松按原先的训练方式增加侍卫的单个防卫能力,提高一点战力。侍卫大部分重招后,就是按新的方法训练,先是仿照学习班的训练方式练习体操,然后再其它军事技术。一个多月后,李钱也走了有一段时间,王府侍卫也换了那么多,与世无争的信王的王府,也许没有什么力量会在朱弘的王府埋下深层的探子。即使有人埋下了探子也没办法,时间不等人,朱弘决定侍卫组队并任命侍卫官,强化侍卫的训练。
侍卫队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操训练也基本成形了,大家也彼此认识了,朱弘决定确定侍卫的长官,集合了全体侍卫和学习班人员。
“今天开始确定侍卫官,以前军官叫小旗,总旗,百户,千户等。现在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以示与当时大明军队的区别,避免产生误会,因为我们还不是军队,是乡勇性质的侍卫。以前小旗之下不一定设副小旗,现在班长之下固定设一副班长,也就是伍长。加上自己,一伍长带五人,一班长带二伍人。我们有五百多人,谁为官谁为卒,现有你们已经的认识了许多人,现由你们自己决定,也就是说,先经过你们自己选择。你们认为谁有能力,你服谁,你就可以选谁,谁认为自己有能力适合当侍卫官,也可以自荐,人多了就比试,学习班的人最小也是伍长。最后的职务由我来定。”
通过比赛和观察选择出了连长,排长,班长。说学习班的人素质较高,因为排长以上的人都是学习班的人,只有部分班长和伍长是非学习班人。
原先侍卫按百人一队统一操练,现在按新的编队训练。选出了侍卫官后,朱弘将侍卫按连排班的编制重编,保证三个连的编制,其他人员编在第四连和五连。三个连的成员以新招的年青人为主。
三个连组成一个营,由杨令和李信任正副营长,暂由杨令代朱弘带队。朱弘计划在学习班中选择人员当营部参谋人员,营部需要再加强力量建设,但连以下则要保持相对稳定。
第四连,由老侍卫编为警备小队,站明岗,年纪大的人对一些宵小的识别能力好一点,另保持五十人的生意保护小队的力量,也编在四连,其他的侍卫编为第五连,一些其他人员或临时人员也暂编在第五连。
三个基本连按三三制编为,一个班十人,班长即是班长,也是伍长,带四个人组成一个伍,另外伍长带五个人,另外伍长相当于副班长,一个排设正付排长加三个班,暂定为一个排三十二人,一个连一百人,一个连除了三个排外加上正付连长和二个通信员,也就是正副连长都带一个通讯员。连长、排长、通讯员参战时则带一伍人或加入一个伍,成六人战队参战。
侍卫重编后按重编后的队伍列队训练,没有任职的学习班人员以家人的身份参加训练,组建训练部,把一些对训练很有想法,或对训练很有办法的人组织成训练部,另由一些不是学习班人员的班长、伍长组成训练部成员,充当喊操人员,学习班学习时,由训练部或其喊操人员继续组织训练。
朱弘在训练侍卫的同时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讲课上,同时也关注生意事项。
外务组学习班的人必须参加训练,早操全体参加,学习班是五个连之外的人,单独队列,最小的都是十多岁的人,小也小不到多少,朱弘也一起参加训练以增加士气,其实杨令,林寒,李松即参加了学习班又参加旱操。早餐后训练半个时辰列队,学习班的人参加学习,其他人继续列队和长枪刺杀练习。
朱弘虽然对军事知识掌握的不多或不专业,自己对训练不在行,但对于军事素质的好坏还是分辩得出,也就是那种没吃过猪肉,还会没看过猪跑。也如《亮剑》中的赵勇刚说的样,“要我带一个军,我不一定带得好,但我当政委还是合适的。”朱弘也是,要我当个将军,也许会不太专业,但让朱弘分辩出那个校尉或将官有能力,能力怎样,也许行。因为对人的军事素质,朱弘有发现的能力,能明白那些素质是自己需要的。朱弘观察人的军事素质,也就是那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那种。同样一座山林,有的人只见森林,有的人只见树木,见森林者,偏向于整体和全局,见树木者,偏重于细节和精要。朱弘看人的军事素质,就是那种偏向于总体军事能力,对具体军事技术掌握不详细的那种。
正在这时皇宫又传来新消息,皇后想为朱弘再选二个妃子。朱弘也清楚,一般王府选妃,都是三人,一主妃,二次妃。朱弘想与其再纳别人,不如收了追月,朱弘与追月虽然没有什么,但还是坏了其名声。反正有几百人候选,多一个人与少一个人落选区别不大。追月原先姓袁,按王府体制,只能收为侍妾,但朱弘不想太亏了人家,还是主张给妃子的名份,追月成了袁妃。
由于朱弘收了追月,所以只增加了一个妃子,新选的妃子姓田,叫秀英。田秀英进府后一幅顺从相,并没有体现高兴或愿意。朱弘现在已不再是处男了,并不那么急色,田妃即然有了妃子的名份,却没有当妃子的热情,那就先养她一段时间再说,朱弘还没有到二十,需要保养身体,朱弘没动田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