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喾娶陈锋氏女子为妻,生放勋;又娶嫩訾氏女子为妻,生下挚。帝喾去世以后,下挚继承帝位。而帝下挚在位期间不行善政,其弟放勋登上帝位,便是帝“唐尧”。
帝“尧”继位之后,遂命“鯀”治水。鲧之父乃帝颛顼,颛顼之父乃昌意,昌意之父乃黄帝。昌意及鲧皆不得帝位,为人臣。鯀治水九年不成而尧治其罪,鯀不待帝命,盗取当时传说中女娲造人所剩九天息壤以堙洪水,又不成,崩于羽郊。
帝尧年老退位之后,让“虞舜”代替自己行使天子的职权,向上天举荐。只因尧知自己儿子丹朱并非贤能,法承担治理天下的重任,于是先把帝位传给了虞舜,称帝舜。帝尧去世三年,丧期结束后,舜将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南河以南。结果诸侯都不去朝见丹朱而来朝见舜,舜这才回到中原正式登上帝位。
至帝“舜”继位之后,知鯀死虽然日久,但尸身不腐。后有“伯禹”以刀剖鯀尸体,“大禹”出世。舜遂命大禹治水,大禹奉帝舜之命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当其时,大禹从太上老君处求得“定海神珍铁”,以测江河湖海深浅,又请应龙曳尾画江于前,应龙麾下玄龟负泥筑堤于后。治淮水时,应龙擒“水猿大圣支祁”,压于龟山脚下。治黄河时,大禹凿龙门,锁蛟龙入井。总历一十三年治水功成。神珍铁便镇于东海之底,取名“如意金箍棒”。舜死后,大禹遂携泼天之功高登帝位,以青铜铸九鼎划分九州,私天下,立夏,称帝禹,立人族华夏。
从三皇五帝以来,人族先后取中华、炎黄、黎民百姓、华夏为族号大一统各个民族,后禹之子启杀益,绞绝有扈氏,从此君主禅让制告一段落,家天下拉开帷幕。
而周天之内,有诸天六圣: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西方接引、准提皆乃立教证道,唯女娲乃捏土造人证道。六圣之上,乃是天道之显化鸿钧老祖。而三清乃为盘古元神鸿钧座下亲传弟子,各自所创的人教、阐教、截教合称盘古正宗,也称玄门道教。三教中截教势力最盛。
不过自昊天天帝死后,众神争帝不成,天庭荒芜。有“玄穹”自幼修持,苦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终享极大道,号“玉皇大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奉三清玄门为尊,立天庭、地府、人间三界。至商汤伐夏,周武王伐纣,玉帝与三清共议“封神榜”,榜上共计三百六十五路神位,着姜子牙兴周灭纣后将阵亡忠臣孝子,逢劫神仙,依劫运之重轻,循资品之高下,封其品位,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纠察人间善恶,检举三界功行。三界自此定鼎,气运悠长,大道之行也,道可道,非常道。
然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三清约定,以三教中根性深者成其仙道,根性次者成其神道,根性浅者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供职天庭。
奈何截教素有万仙来朝之美名,人品诸多,为其余二教忌惮。此次约定,实为阐教削弱截教的计谋。
前有元始天尊命门徒“姜子牙”代天封神,后有“申公豹”嫉妒师兄姜子牙道行浅薄而四处挑拨,又因截教良莠不齐,数截教门人,论道行深浅,均丧命杀劫。后通天教主逐渐忍可忍,先后大摆“诛仙阵”、“万仙阵”,同阐教对决。元始天尊请来太上老君及西方教接引、准提二圣,共敌通天。截教大败,而西方教则乘机广收有缘,度化散仙,收门徒数,势力迅速膨胀。阐教夺取诛仙剑阵“诛仙”、“戮仙”、“陷仙”、“绝仙”四剑,老君用“风火蒲团”收走通天座下大弟子多宝道人。截教几乎覆灭。
封神一战使得原来人间界彻底改变。灰灰齑粉者不知凡几,西方教改称佛门,有与玄门成并列之势。阐教也声名鹊起,号称鸿钧正统。通天教主则大势已去,截教势危。即使后来鸿钧老祖亲自出面调解,三清之谊也早已随之破裂。自从封神一战过后,佛门大兴,气势大盛。因其法门广大,教义明微,吸引数善男信女。道门反人才凋零,阐教已有数人投入佛门。
而罪魁祸首就出在万仙阵上。本来“文殊”、“普贤”、“慈航”破阵也就是了,可阐教把截教“青狮”、“白象”、“金毛吼”三位弟子打回原形送与文殊、普贤、慈航三人当坐骑。结果三人骑着青狮、白象和金毛吼立于阵前,简直羞辱人到了极致。当时就把通天教主羞红满面,怒火攻心。事情到此,已可挽回。
本来,若只如此,也不算什么。毕竟,从诛仙阵到万仙阵,阐教和截教已经彻底撕破面皮了,得罪就得罪也所谓了。可千算万算也想不到,关键时刻鸿钧老祖出现。鸿钧用了三颗“同心丹”,让老君、元始和通天重归于好。这下可把三个徒孙害苦了。要知道通天教主当时多少门徒俱丧,切齿深恨,虽迫于鸿钧不能报仇,但对于他们这些师侄岂能客气?万般奈之下,为躲避祸端,阐教十二金仙破散,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真人只能转投佛门,成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就连几乎等同于阐教二教主的“燃灯”也入佛门成了“燃灯佛祖”,“惧留孙”也入佛门成了“弥勒佛祖”,“陆压道人”也入佛门成了“大日如来佛祖”,“金吒”、“木吒”、“韦护”也投身佛门成了护法。
西方佛教气数大兴,门下十亿佛国,三千佛陀,实力远超三清弟子,佛道合流。
当此之时,老君化身下界,西出函谷关,使多宝道人转生为释迦牟尼。
老君化胡就为分裂西方佛门气运,想理顺佛道因果关系。老君也因化胡之功果,炼出金刚镯这人教至宝。释迦牟尼证道为佛,后入西方教度化,是为如来佛祖。至此小乘佛教成立,号中央娑婆净土。接引、准提乃尊西方洪荒之地须弥山为创教根基,再立十二品金莲台成大乘佛教,使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统称佛教。
冥界六道轮回之处,后土所化,道佛共管,道教设酆都大帝,佛门设地藏王菩萨,天庭设十殿阎罗,而冥河老祖则日生不满,纠集阿修罗一族大小魔教,使冥界形成四足鼎立之势。
佛道相争数个年头。此时,人间界已有太上老君一脉传下蜀山剑派,元始天尊大弟子南极仙翁传下蓬莱仙宗,强调各自为玄门正统,维持天道。于诸门之上,是六大正统仙教:阐教、截教、人教、佛教、魔教以及企图重聚的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