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警官分析的第一条,我比较认同。第二条嘛,法验证,苏警官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友情提示,从下午2点16分开始,已经过去了3小时零10分钟,苏大警官还剩余不到21小时。”
“我从网上看到一本书,叫一秒钟破案,苏大警官应该向他学习,人家那牛吹的是嘎嘎响。估计苏警官这回要丢大人喽!”
“苏大警官,最帅,加油,我永远支持你。”
大多观众认为苏尘吹牛逼,只有一直窥屏的刘老并不这么认为,而是被苏尘的分析惊呆了。
刘老,亲临过现场数次,各种取证会,调研会也参加了数次。
知道为了抓捕持枪抢劫嫌犯付出了多少人力。
案发后,当地警方立即组织人力,对全城全面封锁,对案发周边所有小区,所有宾馆进行全面排查不说,还在车站、火车站、交通要道设卡盘查。
即便是后来排查范围扩大到,案发现场10-15公里,也均一所获,嫌犯就像消失了一样。
苏尘凭什么认定,嫌犯就在5公里范围以内?
我们当时忽略了什么?
这个问题苏尘在路上一直思考,只是刘老他们没有得到答案,而苏尘得到了。
当黄所在案发第二现场,开上车,打开导航时。
这个动作提醒了苏尘,他便打开地图对比三个案发现场的地理特征。
得到一个结论:案发现场所在银行都处于丁字路口。
最初苏尘分析认为,在丁字路口作案是为了便于逃脱,可是有很多十字路口,比丁字路口逃脱还要方便,他立即否决了这个判断。
对比三个地图,苏尘发现,所有丁字路口,上面那一横都是依山而建。即这几家银行分理处后面就是山岭。
他又立即打开,第四、第五案发现场,除了丁字路这个地理特征外,案发现场银行后面都是山岭。
苏尘想一个人不会凭空消失。按照案发后的搜查力度,躲在下水道里也能给挖出来。
他做了什么,可以逃避掉全城至少3天的排查呢?
苏尘仔细查看这5处山岭的特点,距离市区近,不到3公里,未经开发,原始地貌,人迹罕至。
为了逃避搜查,他会不会躲到山里?
来第三案发现场的路上,在距离现场不到2公里的地方,苏尘便开始观察,发现通行银行后面山岭上的小路并不少。
临近银行也有几条通往山岭的小路,宽度不大,大都在2-4米之间。
这些小路的宽度足够嫌犯逃往山岭了。
苏尘认为,嫌犯一定在案发现场后面的山岭内,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
所有山岭最远距离案发银行不超过5公里,所以,他断定嫌犯不会超过5公里这个范围。
一直窥屏的刘老,听到苏尘的结论后。
立即找出地图,当他把所有地图找齐,也得到和苏尘一样的结论。
他比苏尘更清楚,当时确实除了山岭没有搜查外,其余地方都翻了一个遍。
刘老抓起电话,拨给王海滨。
“立即组织警力,对案发银行后面的山岭展开搜查。”
王海滨在电话里咳嗽了两声,说,
“刘老,刚才我也看到苏尘的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