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大明绍武八年,清廷顺治十四年的夏末秋初,明军仅仅是将俄军包围,尚未展开最后的进攻,在真定府境内,一次打援的大战即将开始。
为了困住俄军,第六军、第八军和第十五军红衣大炮都交给了田见秀和苏观生,现在朱聿鐭能指挥调动的只有这三个军的步兵和骑兵。
所以,朱聿鐭想击破鳌拜,只能依靠野战。
如果再让鳌拜寻了一个险要的地形据守,那这场战争就会陷入僵持,就需要调动更多的义勇军来投入战斗。
一旦如此,那就会影响今年的秋收工作了。
在真定府周围的二十里之间,大军云集,朱聿鐭的行宫设在真定的府衙之中。
由朱聿鐭亲自主持的军事会议在府衙大堂上开了一个多时辰了,参会的有第六、第八和第十五军三个军的军一级别的将领。
第八军的参军赵印选道:“陛下,我军兵力虽有八万多人,但是鳌拜麾下少也有六万之众,虽然北直隶河流纵横,不利于建虏中的蒙古骑兵冲杀,但是一旦交上手,尤其是在平原上交上手,我军的骑兵恐怕难以和建虏中的蒙古骑兵对阵。”
刘体纯道:“老赵,但是如今战局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了,如果不战,哪怕只是后撤一步,只怕全局都会糜烂啊。”刘体纯过去是第八军的司马,和赵印选是老熟人,所以他称呼赵印选为“老赵”。
刘芳亮沉吟道:“二虎说得有理,别说后撤一步,就是半步都不能撤。”
朱聿鐭问李过道:“补之,你看呢?”
李过坚定的道:“迎上去,就算咱们不能彻底的杀败鳌拜,也要让他脱一层皮下来,使他不敢正视北京城。”
朱聿鐭没有表态。
赵印选试探着问朱聿鐭道:“陛下,看是否能够让驻扎在中原和山东的人马兼程北上来增援?”
朱聿鐭道:“那是远水接不了近渴。”
刘体纯道:“陛下,微臣有个办法,补之成不成。”
“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刘体纯提议道:“现在离咱们最近的是宇宁,让他以迅速从北京和山海关之间的抚宁、永平南下,先吃了鳌拜再说。”
刘芳亮问道:“如果山海关的建虏也南下来增援怎么办?”
刘体纯道:“明远叔,所以宇宁的行动不仅要快,还要秘密。宇宁突然南下,这是建虏决然想不到的,等咱们灭了鳌拜之后,再回头来战从山海关出来的建虏,那也是招待得起的。”
李过立刻赞成道:“陛下,微臣觉得德洁的这个办法可行。”当然,李过这里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私心,那就是不想让西军的余部独占了攻取山海关的大功。
朱聿鐭不是李过肚子里的蛔虫,他当然不可能察觉到李过的这点小九九,不过他也觉得刘体纯的办法是可行的。于是道:“既然补之也觉得德洁的办法可行,那就这么办,我现在就宇宁去将令,让他立刻全军挥师南下,在真定府境内全歼鳌拜!”
真定府是北直隶西南面的军事重镇,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行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