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锡一个明朝的官员,当初能够顶着上面何腾蛟和下面议论纷纷的流言,紧紧的团结高一功、李过这股“流寇”,那是有些真本事的。
他之所以将熊耳山大战歼灭十万清军的话点了个开头,却不再说下去,那自然是有他的目的的。
因为再说下去就难免有自吹自擂之嫌,他只说个开头,金维新回去之后一定会将这件事禀明李定国,待协助了李定国击败了孔有德、耿继茂以后,出于好奇心,无论是金维新还是李定国,都会对这件事一探究竟。
当他们探得明白之后,当朱聿鐭的移“功”嫁祸之计成功之后,尤其是在孙李火并之后,李定国在独自难以立足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选择投靠朱聿鐭,那瓦解永历朝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
待金维新被领去了馆驿之后,高一功问道:“仲缄先生,陛下不是有了圣旨,说我军可以派出一个军的人马去协助李定国吗?你何必还说什么禀明陛下之类的话呢?”
堵胤锡笑道:“国勋将军,你是个好人,在沙场上你也是一员猛将,可是和金维新这些官员打交道,你就不行了。当然,不是你不精明,而是你不懂这些人的心思。”
“心思?”高一功问道:“什么心思?”
堵胤锡问道:“国勋,你说说,陛下为什么准许咱们去协助李定国?”
高一功道:“不就是要拉拢李定国吗?”
“不错,陛下是这个意思。”堵胤锡又问道:“那请国勋你想想,如果金维新察觉出来咱们早有协助李定国的准备,他会怎么想?”
高一功愣了愣,沉吟道:“他会怎么想?这……这我哪里知道?”
堵胤锡道:“那么陛下心思,金维新就能猜得到,一旦金维新猜到了,他必然会向李定国说明。陛下既然想拉拢李定国,要咱们出兵协助李定国,无非就是要李定国感激陛下,可是李定国知道陛下有拉拢他之心,他还会感激陛下吗?当然不会了,不仅不会,他还会利用陛下的这种心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向陛下提条件提要求,那陛下,包括你我,岂不是要被他李定国牵着鼻子走吗?所以,咱们得熬一熬他,等把他熬得上火之后,这事才做得和真的一样,咱们再出兵相助,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效果。”
高一功笑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心眼子真多。难不成你们当初读书就读的这些东西吗?”
堵胤锡尴尬的道:“国勋将军快别这样说,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高一功笑道:“好好好,我不说了,咱们就这样晾那个姓金的几天?”
堵胤锡道:“不能晾着,让各军的军帅轮流的请他吃酒,你我也轮流着作陪,再看看他有什么嗜好也无,总之,要让他觉得宾至如归,乐不思蜀,同时也要让他看到我大明新军兵士彪悍善战,粮草充足,兵器、甲胄精良。这些功课只要做得好了,孙、李一旦内讧,李定国必然来投靠陛下,那样一来,我大明中兴则更多了一分把握。”堵胤锡可以说是吃透了朱聿鐭圣旨中的要领。
高一功道:“成,听你仲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