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蓝玉?
就在朱英以为自己听错了,想确认的时候,蓝玉就一五一十把现在的困境给说明白了。
听闻朱元璋前脚刚走,朱英还回望屋外的院子许久。
终究是没见到这位洪武大帝。
略有遗憾的回过头来,朱英说道:“现在的情况,你们应该没什么大碍。”
“还没有大碍?”蓝玉顿时就急了,拉着朱英的袖子激动道:“你可知我曾与上位关系莫逆,四海战事,我只需有所求,上位哪怕艰难都给我凑齐,我说的谏言,上位都会听取,现在这个局面,你跟我说没有大碍?”
朱英只是笑了笑,反问道:“圣上要杀人的时候,给过李善长胡惟庸写认罪书的机会吗?”
蓝玉和常升纷纷一愣,摇头道:“没有!”
“这不就得了!”
朱英的话轻飘飘的,但在两人听来,似乎还真有道理。
昔年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带着太子朱标外出考察新都地址,一路到了开封,令胡惟庸监国,胡惟庸大权在握,膨胀的野心让他做出了不经奏报便擅自施政的行为。
国朝内阁有不忿胡惟庸者,不是被下狱就是被朝堂冷落。
文武百官皆无法上达天听,就是蓝玉在外征战都听说胡惟庸有些大权独揽了。
百官之首,代天子行权,可谓是登顶国朝巅峰,可登得多高,摔的就有多惨,等朱元璋回京,胡惟庸还没来得及在第二天的朝会上交还监国之权,举家老小包括趋炎附势的官员皆被拿下了。
都没审问,国朝便昭示天下胡惟庸乱权之罪,一条条罪证被宣示,攀咬者不计其数,胡惟庸在狱里哪来得及写自证清白的请罪书,三万多人说杀就杀了。
连带几年后告老还乡的李善长,就因为有人弹劾,第二天就被抓回京师受审,认罪书这东西,就算李善长想写,朱元璋会看吗?
想通此节,蓝玉和常升悬着的心瞬间平缓。
没想到这小子对于老爷子的手段洞若观火,他们身在局中,当局者迷了。
朱英若无其事的鼓捣着药瓶,对于老朱如此处置蓝玉,倒是在他预料之中。
朱允炆不上台,蓝玉倒还能蹦跶些时日,这么早就被清理,不符合老朱的治世之道。
“那小子,咱写认罪书,要不要把你带上!”
朱英抬头瞟了眼常升,冷笑一声,“随你,你要觉得我有本事调动京师禁卫,你随便写!”
常升一阵气结,你这最大的祸根,却是摘的干净。
蓝玉止住了常升的话头,躺在床上,锋锐的双眼却盯着朱英,说道:“看来是我杞人忧天了,只不过打看胜仗却被责罚,终究有那么些不甘心。”
“哎哟,谢天谢地了,你还不甘心,你看看历朝历代,有哪个武将那么有胆量,未经诏令便私自调动京师禁卫,往大了说,你蓝玉不声不响的调动禁军围困皇城,皇城如何能挡。换做是你,你手底下负责守卫京师的兵马不声不响的被调走,先不说自己有什么对策,你想想朝堂上文武百官会如何弹劾,如何问罪吧!”
“也就是圣上念你蓝玉旧情,只需要你们写个认罪书,明天当着百官的面责罚一顿,以平息众怒,要不然就那些文官,能先把你谋反罪给落实,然后再让你们一伙永无翻身之地。”
“谋……谋反?”蓝玉一脸惊恐,顾不得伤口疼痛,气的就想从床上跳起来。
“有那么严重嘛?天地可鉴日月可表,我蓝玉哪有这心思!”
“行了行了!”朱英再度伸手按住蓝玉,“我接下来是给你们的一点策略,要听便听,要是觉得我冒犯,随时赶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