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有些将信将疑,还好白.花.花银子搬进来了。
李易亲自喊名字发钱,每一个领钱的都千恩万谢。
李易是真的没想到铁厂工资这样低。说大明的百姓不好活,走西口的人活的更不容易。即使工资翻倍了,还是远不如内地的工资高。
郑汴从早晨见到李易就有点蒙。他觉得现在不是清醒了,是更蒙了。
吃干饭,吃肉,加工钱这都是梦里的好事啊,如今都实现了。“谢老三你别推我,你让我再梦一会儿。”
“梦个p,该你领工资了,别他娘的耽误大伙儿。”
啊?这感情是真的,不是梦?太好了。
新掌柜人真好啊,咋看咋顺眼。
新掌柜家将多真好啊,这回明军和黑山贼再来敲诈勒索试试?
走西口的人已经被朝廷逼的没了生路,指望这些人对朝廷有个好印象,那真就是两个字:我呸!
郑通是属于后世那种技术型老板,而不是靠广告玩推销的贸易型的。这个时代还没有到物资极大丰富的时候,许多行业还是卖方市场。铁厂本来生意很好,只是被朝廷一个政策就拖垮了。
李易讲完话就到了郑通的办公室,也不东拉西扯,直接把话说开。
李易道:“我就叫您郑哥吧,省得生分,也省得把您叫老了。”
郑通半辈子什么人没见过?李易这种人他也是见过的。他明白,这人和豪商不挨边,其实和商人都不挨边。
跟在李易身后的两个人狼行虎顾,看人一眼就让人一激灵。他曾经见过辽东总兵官猛将杜松,这俩人的气质,他仅在杜松身上见过。
看两人发号施令时令行禁止,来的一千多人就像一个人,杜总兵的手下可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郑通能够确定,这就是说书人常说的那种猛将!
可就是这样的猛将,在这谈笑自若的李公子每次回头对他们说话的时候,两人立刻挺直身体目不斜视,简洁应“是!”
这是什么?这是无条件的服从!这个公子哪里是商人模样。
最开始自己听说这个人的时候,只知道这个人把普通的土豆卖到天价,是个奸商。
后来去新襄知道这人还办了向阳义学,有过千的学生,虽然不是大儒,也算达人。
早晨看见这个人骑着那草原上也没见过的雄壮骏马,带着上千勇士的时候,他就觉得这是儒将了。
当这个人用一席话一堆银子,就彻底收买了工人的时候,他又觉得这是枭雄。
如今这个人语气真诚的对他说:希望他继续把厂子做大做强,他心里就充满感动。他的厂子就算卖了,当然还是希望能继续下去,不要让半辈子心血化为泡影。
当李易说出每年给他1000两银子,聘请他继续管理厂子的时候,他觉得这人已经不叫人傻钱多了,这叫胸襟,这叫气魄。
如果换做十年前他意气风发的时候,每年收入万两不在话下。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开铁厂的破产上吊的多得是,有人给自己年薪千两还哪里找这样好事?
郑通眼圈红红信誓旦旦保证:“李掌柜的放心,我豁出命来也要把厂子管理好。”
李易支走其他人,叫进来十多个人道:“郑掌柜,我也不瞒你,这些人要研究做炮做枪。你还愿意跟着我干吗?”说完目光炯炯盯着郑通。
果然那个话来了。郑通见到李易的人马后就有了思想准备,毫不犹豫答道:“这里不是大明,也没人用大明律法说话。您只要不怕树大招风被黑山贼抢了,被蒙古人抢了,造什么都没毛病。实话也告诉您,咱们厂子偷偷摸摸的没少给人家造刀枪,火枪火炮只要您知道咋造,厂子里谁都没二话。”
李易笑了:这就是赚钱活下去第一的法外之地,不用想什么律法了,只要自己有实力,就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