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好一场春雨连绵。
几日后,李易再爬山,却再没见那跑得飞快的女孩儿。
李易有些郁闷:人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又说三十六计跑为上计,乱世里跑路这门技术太实用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高人,不,小人——小高人,又不见了,无缘啊。也不知显通寺武院有没有跑路这门课。
转眼春去夏来,这一日永信派人来找李易。
永信拔直了老腰道:“咳,李易啊,过几天大国手吴荣华要来我寺下让二子指导棋,我作为山西数得着的高手有幸参加。”
李易嘟囔道:“我这样天下第一的高手天天陪你下棋也没见你说有幸。”
“别胡说八道。人家吴荣华是棋待诏林符卿弟子,据说比林符卿不遑多让,妥妥天下第二。你想个妙招,看看能不能让我赢他一把。”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可犯贪嗔痴.”李易双手合十,一句话没说完脑袋一疼,原来永信鸡毛掸子打了过来。
李易慌忙遮拦:“别打别打,我有办法。”
“说!”永信气呼呼住了手。
“棋艺想速成是不可能的。”
“废话,你才几岁?不就是速成的?”
李易揉着脑袋道:“想我是下了几十年苦功.别打啊,和尚动口不动手,诶诶,我有办法了”
“快说!”
“到时候我站你身边观棋,关键时刻我偷偷提示不就可以了?”
“哼,你这是小人行径!不过你本身人就小,也行。”永信高兴了。
这有道高僧痴迷上了围棋也情商下降,早忘了贪嗔痴三戒。
六月二十日,显通寺聚了上千棋友,仅仅官员就来了二百多。来这样多官员不仅因为农历六月十九恰好是观音菩萨成道的法会,还因为山西巡抚张泽陪同礼部侍郎薛通联袂驾临显通寺,求上进的都想借棋会的机会露露脸。
巡抚张泽又是自责又是自得。自责的是来了这么多官员,各府各县还办公不?自得的是自己魅力真大啊,有这么多人追随。
指导棋由张泽和薛通亲任裁判。
偏殿内一溜摆了九桌棋,吴荣华在桌前顺序走过去落子。永信等人坐在桌后,每人身后都站了数人观战,李易和永严就紧紧的挨在永信的椅子左右。
永信被让了二子。待吴荣华挂角后,永信下意识的下出了最熟悉的倒垂莲。
这变化玩了快一年,永信太熟悉了,哪用得着李易指点,每次都是抬手就下,倒是吴荣华每到永信桌前,开始频频常考了。
吴荣华暗道这老和尚厉害啊,怎么新招怪招不断,好像指导我似的?看来得小心,别在阴沟里翻船。
一角变化结束,吴荣华亏了几目。
棋手通病就是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吴荣华在另一角继续走出倒垂莲,然后继续挨虐。
吴荣华急了,匆匆忙忙结束了其他棋局,干脆坐在永信对面。
这个和尚值得这样郑重吗?众人呼啦挤了过来,李易人小,被挤出了屋子。
半个时辰后,吴荣华眼看大势已去,沮丧的丢下棋子认输。
啊?吴荣华输了?殿内哗然。
山西一向被认为是文化荒漠,如今出了个围棋高手,虽然是个和尚,也算替山西人争了口气。
当张泽过来道贺的时候永信还有些蒙:不用李易指点自己也能赢大国手?
永信早被李易下蒙圈了,只以为高手都是李易这样打不死的小强,任自己怎么扑腾,都跳不出人家手掌心。却不知自己得李易磨砺,棋艺早非吴下阿蒙。
薛通赞道:“真人不露相啊,大师棋艺山西第一无疑。”
吴荣华有些怨气:“大师,您这样高手,为什么还让我让子?”
永信摇头道:“老僧可不敢称高手,便是本寺也有人让我连赢棋影子都看不到。”
吴荣华不悦道:“大师棋艺如此精湛,某不信山西还有人能胜你。”
张泽等人也纷纷摇头,看来高僧都太谦逊。
永信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我寺有一叫李易的少年,棋高我太多。如果不信,叫来一试便知。”
“李易,李易是哪个?”行空方丈感觉有些印象,忽然醒悟过来:就是那个有宿慧的少年啊。什么叫宿慧?就是胎识不灭,具备与生俱来的智慧。这样说就不奇怪了。
一时间到处都哄传李易两个字,李易听了很疑惑,怎么别人下棋自己出名了?
有人寻了李易进去,巡抚张泽见真是个少年郎,便温声道:“你便是李易?“
“是”。
“永信师傅说你是围棋高手,你可敢与吴国手一较高下?”
“当然敢。”后世曾获得全国业余围棋赛冠军的李易一点儿不怯场。
吴荣华见猎心喜:“那我就领教一盘。”
吴荣华邀请李易入座,张泽道:“你们先议定棋份。吴先生是大国手,李易,便让你一子如何?”
李易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