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载:钦宗年间五台山僧人真宝率武僧抗金.
《明史兵志》载:僧兵,有少林、五台。
五台山僧兵是上了史书的。显通寺作为五台山第一大寺,千年以来,一直拥有强悍的武力,不然早就被乱世的贼兵劫掠一空了。
永严听李易说想去僧兵那边学习,看傻子般看了李易半天,看得李易直发毛才问道:“你知道打仗靠什么?”
“靠兵强马壮刀快!”
“屁!”
永信永严在李易面前早没了高僧的样子,口戒也每日破上几回。
“那靠什么?”李易认真请教。
“火炮火枪啊!看谁枪法好,打得准!你知道戚家军的三段枪吗?第一排放完枪蹲下,换第二排,再换第三排。看似简单,可是戚将军这样阵势一出,蒙古人马队就不好使了。对了,还有戚家军的甩手雷,扔出去‘轰~’就炸一片。”
李易愕然道:“甩手雷?难道是手榴弹?”
“手榴弹?”永严迟疑了一下,“手里扔出去的炮弹?嗯,挺形象!就是能燃烧能爆炸的小罐子。这玩意儿水师作战用的时候更多。”
李易觉得脑筋不够用,比个手势道:“停,你让我静静,让我静静。”
李易明白自己被清朝骗了。
300年后鸦片战争清兵是大刀长矛,为什么前面几百年的明朝却是火枪手榴弹?难道这个明朝不是历史上那个明朝?
仔细想想,倒是想起了部队里曾学的战争史。明朝军队确实已经逐步火器化了,郑和下西洋可不就靠的是坚船大炮?比哥伦布不仅豪横,还早了一百多年。
是那个满人入关来了个大倒退。他们怕刀剑玩不过中原人的火器,全面禁止了火器研发,最终落后就要挨打,让列强蹂躏了中国百年。
“奶奶滴,没有知识害死人啊。”
永严以为李易说的是蒙古军,点头道:“想当年戚将军八千人,就大破了三万蒙元骑兵。”说着永严鬼鬼祟祟看了看四周,低声道,“所以说都什么年代了,你还想玩大刀?这个年代,要学就学火器!咋样?你想学不?”
李易觉得两人像地下工作者接头,也压低声音问道:“你有门路?”
“别人求破天我也不会答应,没办法,没这佛缘。你却例外,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我放心啊。我告诉你,戚将军所有兵书兵法都在我和永信这,嘿嘿.”
“啊?为什么在你们这?”李易大惊。
“当年我和永信都是戚将军幕僚,那个傻乎乎的武僧首领永平,是戚将军的中军护卫。”
“我去,这可真应了那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们这帮人怎么都潜伏到寺里了?想打劫显通寺?”
永严道:“去去,打什么劫,我们就是想活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戚将军从南打到北,从东打到西,天下安定了,戚将军就被解职了。戚将军一离开,许多老弟兄心冷了,也都就地散了。”
李易问道:“戚家军有专门研究火器的人?”
“当然有。”
“那继续研究啊,暂时不用也可以作为技术储备。”
“技术储备?”永严有些疑惑,转眼就理解了。“可是你知道这火器研究第一要朝廷允许,不然就是杀头的罪。第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没钱啊,火器研究太烧钱了。”
“如果我支持你们呢?”
“你?就凭你那几百两银子?还是歇歇吧,不够填牙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