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对沈五湖最有利的重张是南外宗的默许,沈五湖也以此为由,向商户许诺,只要和他合作,一定会成为南外宗造办司认可的商户,从此拥有南外宗造办之名。
可这件事并没有最终的定论,因为杜且、因为弃之当时都拒绝了东平王的提议,与盛平号再战一场,被默认或者说被迫退出南外宗造办局的竞争。从此,让盛平号有了耀武扬威的资本。
以往弃之不屑与他一较高下,自认为没有南外宗之名,他一定可以把物货卖出更好的价钱,拥有更多的客商。可现下不同了,他需要堂堂正正地打败盛平号,打败沈五湖,获得南外宗之名,让更多的商户免于被利用。
弃之去了一趟东平王府,以他的身份,东平王根本不会见他。可他还是来了,以平安号之名求见。
他等了二个时辰,东平王才让人请他进去,但他见到的人并非东平王,而是赵冬觉。因先前造办局香药司的斗香大会成功举办,中选的香坊所调香品深受京城王公贵族 的热议,订货源源不断,因此赵冬觉升任造办局的副使,主理所有对外贸易的物货监造事宜。
“大掌柜今日前来,不知何为何事?”赵冬觉为人客气许多,他在泉州城与各路客商都有往来,一视同仁,绝无贵贱之别。在他看来,商之一事,可一夜暴富,也能瞬间一贫如洗。尤其是海上贸易。
弃之上前行礼,“小人弃之见过赵副使,小人此番前来,乃是杜大娘子的意思。杜大娘子曾与东平王有过约定,愿与南外宗合作,甄选商户制作物货,冠以南外宗之名,行销海外。小可便是来与王爷商议此间细节,还请副使通传一声。”
弃之只字不提盛平号,事实上这件事是杜且提议,理应由杜且全权处理,而不该被盛平号占了便宜。
赵冬觉并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只知道要与商户合作造办物货,并不清楚楚该如何操办此事。他听东平王的意思,是要举办一个像回风号出海前的募商会,遴选物货,由他具体监办物货。
“这件事眼下乃是本使经办,大掌柜与本使商议便是。”既然东平王没有说实话,这件事又落到他的手上,他便不必再去请示,由他自行操办便是。
弃之心道,这东平王不出面,是想让赵冬觉出面拒绝他,如此一来东平王便不会与杜且闹得太僵。他日,若是深究起来,全都推到赵冬觉头上便是。
“不知赵副使想如何操办此事?这本就是杜大娘子为平安号争取的,不能因为有利可图,而抹煞掉杜大娘子先前的奔波。”换了一个人,弃之当然为自己据理力争,“赵副使也是参加了募商会的,所遴选出来的商户都是万里挑一,不会辱没南外宗之名。”
赵冬觉深以为然,“可是,以南外宗之名,本使希望是以南外宗之名进行招募,若是以沈家的募商会为准,难免会被其他商户诟病。此计虽是杜大娘子所献,可是为了长久计,惠泽更多的商户,本使还是以为应该再办一次募商会。否则,南外宗也无法对朝堂有所交代,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我赵宋之天下,不可一言以蔽之。本使以为,大掌柜今日来此,只怕也是为了此事吧!”
沈五湖的重启,刘能的溺亡,赵冬觉看在眼里,又岂能不明白此间的算计。
这烫手的山芋,他不接也接了,他就知道升任他为造办局的副使,并非是一件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