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岳昭眼下乌青一片,邝记方便道:“累了就洗了睡吧。”
岳昭抻了抻腰,说:“哪能睡,皇上还在宫里等着呢。”
一刻钟后。
烛火摇曳,忽闪忽闪的在密密麻麻的字里扑腾,晃得人眼晕,新修葺的木门被缓缓推开,朱明恒感觉到烛火微动时,已经察觉了来人,头都不用抬就知道来人是谁。
来人没有说话,朱明恒就手捧着书继续看,不过没看多久,便忍不住先说话:“难道真要打一场?内忧未平,外患再起。”
岳昭淡声反问道:“商周以来,这仗何时停过?”
朱明恒沉重的闭上了眼,再睁开时,主动避开了这个话题,他问道:“明日检阅,你跟着去么?”
岳昭摇了摇头说:“明日是皇上竖威之日,要让他们亲眼目睹到咱们的精锐之师!若此大成,威慑外邦,大战可延迟至少十年。”
“十年?”朱明恒攥紧了拳头道:“十年养精蓄锐,再无可惧!”
不错。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时间。
自从迁都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两股势力此消彼长,本来已经趋于衰败的南明集团转危为安。隆武年间内,取得了几场了不得的胜利,可这些荣誉的背后却是负债累累的社会和苦哈哈的百姓。
国家需要时间来缓和这些负担,否则不用外敌,但就自己把自己累死了。
如果有十年的时间,国家整体实力将跨越一个大阶层。
这才是国强民富的真正含义。
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在未来是可悲的,后世已有实例,大明绝不能走向这个道路。
次日朱明恒与其他两国一起观赏检阅,岳昭虽然没有跟着去,但是单从口头表述中已经可以得知这些人的震撼了。
他非常满意这个结果。
朝鲜把握倒是大一些,观之那位君主的总体反应,倒没有拼着命一博的胆魄。
就是日本,情况不明。
其实想想也能知道,如果他们的天皇还有丁点的实权和尊严,也不会被人千里迢迢漂洋过海就简简单单的送过来了。
大明的余威是一方面,更有一方面恐怕是德川幕府并不认为这个人有多重要,可有可无而已,另立新君也是轻而易举。
岳昭是两眼摸黑,只是通过自己仅有的知识进行猜测。
话会传到日本国内,就是不知道起不起作用,能不能束缚住这些在日本刻意纵容下漂渡过来的倭寇,如果不能,必须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如果这样,岳昭准备把浙江放给清廷。
这样以来,双方都受其害,不怕他们不帮忙。
岳昭对此计划的很周全,他做好了一切准备。
他说的那句豪言壮语,并不是泛泛空谈,如果真到了必要地步,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做到那一步!
如果两国必有一战,岳昭必须要把这场战役控制在自己活着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