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天爽气清,头顶上的艳阳微微敛在厚重的云朵之后,地表温度仿佛一夜之间降低了许多,这让岳昭不禁打了一个喷嚏。
他拢了拢身上,这才真切的意识到,这是秋后了。
岳昭顾不上许多,怀中揣着讲义和书本,匆匆从府中入宫,因他有特令,宫门单独为他敞开。
皇三子朱明恒虽然没有被正式立为太子,但住所却是单独开辟的毓庆宫,待等他成年以后,便能够出宫开辟府邸。
岳昭一路步履匆匆,只等到毓庆宫外时,这才缓了缓脚步,做出一副稳如泰山,岿然不动的感觉来。
他原以为自己来的也算早了,谁承想当他迈着稳健的步伐去时,朱明恒小小的身子已经坐在了桌前,且双手执书,口中念念有词了起来。
声音不大不小,岳昭进来。刚好听得耳熟,正是他今日要教的那一门。
太傅同皇子讲学,不用天天讲,因皇帝有十多个先生,分门别类,作为皇子自然要样样精通。
这种难度可一点都不必后世高考简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后世起码分主次科目,而皇子却是科科要精。
太傅只管教自己觉得要教的,课程自定,还算自由。
“先生好!”
岳昭刚进去,朱明恒便立刻从椅子上跳了下来,像模像样的冲着他鞠躬示意,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先生。
岳昭轻轻颔首,心中充满了赞赏,因年岁尚小,他不便总是如其他先生一样绷着脸,他只露出一抹淡笑,道:“今日虽不是与皇子第一次见面了,但该自我表明的,还是得说上一二句。臣姓岳,单名一个昭字,今日担任殿下的教导一职,望我们二人能够相处愉快。”
许是岳昭的开场白十分新奇,绕是少年老成如朱明恒,亦是抬起头愣了两秒,小脸上的眼睛眨了眨,忙道:“是,先生。”
岳昭的名字,他常听父皇说起,知道父皇多么器重他,是以朱明恒对待岳昭,要比对待别的先生更加恭敬有礼。
岳昭倒是第一次师生关系这么一边倒的情况,不过,学生听话,他还是很满意的。
翻开书籍,岳昭便肃然言:“今日就讲春秋左丘明所著左传第一篇。”
说罢,他又淡淡一笑,望着朱明恒说:“我方才听殿下读得甚为熟练,朗朗上口,不知对此其中深意,可否有所感悟?”
左传第一篇,讲得是郑伯克段于鄢。
这是一个相当经典的故事。
说的是一个国家的王后,生了大儿子小儿子,但因为各种原因,更加喜欢小儿子一些,对大儿子呢就十分冷淡,可以说偏心偏到了胳肢窝,简直是令人发指。
大儿子当上王以后,小儿子和娘就不满了,暗地里搞了不少小动作,要夺取王位,把大儿子赶下台去。
但是大儿子能当上王,也不是吃素的,他呢,早就觉察到了亲娘与亲弟的不轨,但是他的选择是放任其做大。
他给予弟弟权力,权力在手的弟弟自然想要的就更多了,直到有一天亲弟跟亲娘勾结,内外勾结,起兵谋反,夺权篡位。
大儿子正好借机,一举将两人收拾了,铲除了他们的势力。
其实这个故事,岳昭也是犹豫了很久,才决定要讲的。
这是一篇介于人德与帝德之间的故事,往往这种则可以知道一个人的做事风格和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