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横空出世的圣旨,由内阁下发,其实也就是皇上一手操持。
如今内阁上下,既没有首辅,次辅丁魁楚也主动清辞,留在了两广,两个主要官职空缺,只有大崔小崔两位叔侄,在内阁任大学士。
大崔小崔两位大学士,本就是皇帝一手提拔上去的,自然不能做皇帝的主,可想而知,皇帝如今已经将内阁的权力收了一半回来。
也难怪他能不声不响的下一道圣旨来。
一道圣旨,也直接镇压了之前说岳昭渎职不利的流言蜚语。
岳昭对此,也算是心存感激的。
但他与朱聿键都不是矫情之人,面对如此境遇,也都只是相互点了点头,笑两下,也便罢了。
天下刚定,清廷与明廷双方都不约而同的认为,如今要休养生息的,各自发展,以期来日再战的好。
于是他们根据长江之险,分庭而治。
有这样的结果,也是双方都不能保证能够一口吃掉对方,两边缠绕来缠绕去,也只能自取灭亡,便不如各自修养,一局定胜负。
这样以来,朱聿键的工作重心便放到了治理内政上。
第一步就是将权力逐渐集中。
他吃过太多皇权没落的苦,是以对这一点分外注意。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内阁的权力,以及各地分封将领以及王爷的自治权力。
这也是为什么朱聿键想来想去,没有把岳昭放入内阁,直接参政的原因。
这些他都是迟早要修理的。
岳昭本人对此亦是心知肚明。
天下暂定,岳昭暂时不用领兵打仗,戎马多年,忽然卸甲,这落差不大不小,却正好让他感到一丝落寞。
但他不曾与外人提起,只能将注意力都放在兼任太傅一职上。
皇三子朱明恒是如今唯一的皇子,年仅五岁,算一算朱聿键的岁数,算是老来得子。
听说从前都是朱聿键亲自教导朱明恒,是以这小小年纪的稚儿做事进退有度,分明没有桌子高的小人儿,偏偏每次都正襟危坐,十分得体。
这也令岳昭感到好玩。
但是做老师,他还真是第一次,又是做皇子之师,责任重大,岳昭为了不误人子弟,教出朱祁镇那样的“大明战神”来,祸害国家,他背地里做了不少功课。
还时不时去请教请教连璧与允文,因他们二人被收在岳昭府上,年岁尚小,岳昭便安排他们读书识字,通晓文理政治,又亲自教导马上骑射,掌握左右开弓。
请教这两个小子,平时里他们的先生如何上课,如何讲义论道,要知道这个时候上学没有国家编纂好的教材,完全就是看老师的水平高低。
岳昭自问,这几个方面还都可以,但自己会和给别人讲解,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他不敢托大,便日夜学习。
终于在三日后,开始了他的人生中的第一次老师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