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秋香十月,各地洋溢着一片金灿灿的昏黄,就连京师上下,亦是一片欢声笑语,天伦乐土。经过岳昭等人的不懈努力,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出了流光。
在周边基本清扫干净、保证安全以后,岳昭正式上书迎帝归京,岳昭的大名再次在这片九州之土上盛开。
朝廷人声鼎沸,但总归的愿望是树叶归根,认为还是迁移京师才能使圣器复显,幽火再明。也有部分人,因为皇帝迁移,而损益,捞不着好处,是以一力主张留于此都。
这些人终究是水上草木,没有浮根,起不了太大的波澜声势,在众臣思旅归乡的情结日益高涨之下,渐渐没了声音。
十月初,朝廷正式收到岳昭的迎驾奏表,皇帝朱聿键照例与群臣商议,殿上无一例外,沉默良久以后,有两鬓花白的老臣跪在殿上,合着颤颤巍巍的大手请奏:“请皇上移驾回京。”
说罢,一行清泪打湿了青衫。
王贤之与杨廷麟纷纷跪下附和。
在此刻,哪怕是陈为光,亦是有种说不出的哽咽之感来。
大明十余世之根基,尽在京师。那里是多少王侯将相的英魂冢;是多少手握乾坤的帝王梦;又是多少宁有种乎的草夫勇。
京师所见证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不比任何一个史官笔下的春秋逊色。
那里听惯了萧萧班马鸣,忠臣烈士悲,看惯了满园春色,悠悠鹿鸣。
陈为光尽力掩下心中异样。
其实此次离乡,他的损失最是惊人。
此前衡州九大家,他们陈黄两家独领风骚,先是攀附曾樱,丁魁楚。后曾樱离去,黄家又与丁魁楚打得火热,隐隐有盖过他们风头之嫌,陈家便转头,企图攀附新起之贵岳昭,但无奈岳昭并不接茬。
正在陈为光焦急无奈之时,曾樱的一个举动,让他们得以直接攀附到了世间最尊贵之人——皇帝。
当日皇帝似有心无意的一句话,九大家纷纷献出了一名年满十五岁的孩子,送入了宫中。
因不知道皇帝背后的深意,他们没敢冒险,通通不约而同的挑了一名庶子,或者是远房的孩子。
当时皇上随口一言,没有道明是嫡庶亲疏,正好让他们钻了漏洞,既符合圣令,又保全了心爱的嫡子。
这背后种种暗箱操作,实在是多如牛毛,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可没想到,他们将孩子送入宫中后,皇帝倒似是真的无意借此拿捏他们,反而是封赏官位,大加赞赏。
十来岁的孩子当了官,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近侍,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可算是让九家悔青了肠子。
这不是平白让庶子挣了官途?
是以九家都又争相讨好皇上,进贡稀有珍玩,价值千金的古画络绎不绝的往宫里送。
这下,九家各个都是皇帝的小弟,从明面上,谁还敢动一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