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一战,一打就是一年多,其中牺牲了双方多少将领,给当地经济民生方面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一般战争会进入到这种阶段的原因,就是双方综合能力都势均力敌,差距不大,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分出上下高低。拉长战争时限,就要拼综合国力了。
衡州方面并未给岳昭调派米粮军饷,甚至今年堵胤锡的一万四千人都是由岳昭养活的。
不过,朱聿键虽然没有调粮,但是却迂回的,将山西划在了他的管辖内。势力范围一旦划出去,再要想收回来,可就难了。是以,这场买卖,岳昭也是稳赚不赔的。
博洛与吴三桂的打法转换令岳昭等人失去了先机,眼看忻州马上要沦丧,岳昭不再坐以待毙,迅速调整作战方案,与此同时,仅剩的三支义军出于种种考虑,决定接受岳昭的改编。
“吴三桂、满达海、阿济格……这些人里,哪个是省油的灯,他们自知不敌,前来投奔,无可厚非。”岳昭淡淡的笑了笑
三支义军,总共一万八千人,加上岳昭的一万四千,包括守备军三千,岳昭可以调配的人马是三万五千兵力。
这下,岳昭知道为什么博洛敢调整方向了。
前期遵循多尔衮的命令,他们在山西整体投入近九万人,除却损耗,他们现如今能够调动的所有兵力应有五到六万。而这个时候还要分心去打喀尔喀部,想必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博洛与吴三桂一致认为,岳昭此时是只能固守大同,不敢正面与他们交手的,因而他们也转变了攻防。
采取先打其他部分,最后统一截断大同。
然而,岳昭终究是让他们失望了。
吴三桂在忻州肆无忌惮了没两天,被认定无力分兵榒战的岳昭,马上派遣苏云生携领五千人,从朔州进行秋风落叶的打法,力求消耗他们的主力。
然后由杨之柱领兵从忻州方向,纵深过去,截断博洛与吴三桂的联系,包括粮草供应。
同时三支义军分别按照岳昭的路线,贴着边线,从阿济格背后联合收拾他。
其实综合布局,不难推断出,此时山西的战场上,清廷绝没有这样的多的兵力。
整个态势仿佛到了最为胶着的时候。
七月中旬,苏云生连传三道消息,朔州大捷,全面清扫敌人。与此同时,刚刚在忻州稳定下来的吴三桂也注意到了朔州的动态,吴三桂不愿死战,没有听从博洛的意见,马上打击朔州。
他给博洛的理由是,忻州刚刚安定,正是人困马乏之际,贸然出战,恐让敌人钻了空子。
这样一番冠冕堂皇,博洛怎能看不出其中含义。他早就对吴三桂有意见了,只是双方都碍于大战在即,所以不曾起冲突。
今时今日,博洛也无力去收拾他,只好将此事翻篇带过。
但博洛却不知,这吴三桂小小举动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波涛汹涌。
八天前。
苏云生告诉岳昭,稳定朔州之后,很有可能马上遭到忻州吴三桂的攻击。
苏云生随姜襄在清廷中摸爬滚打,不说得上是门清,但对于吴三桂的威名,还是深有体会的。
他恐怕自己不敌,于是想让岳昭遣兵,分担一些注意力。
谁知岳昭听闻后,当即动身前往朔州,同时让人给吴三桂传信。
苏云生并不知道岳昭说了什么,竟然让平西王吴三桂同意了会面,时间还就约定在三天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