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巴海尔汉部达成了共识,联盟生效。他们并未急着走,岳昭是拉着他又了解了好多情况。
岳昭这才知道,此时的漠北基本是大半边是沙漠状态,在戈壁以北,虽有河流蔓延,但若生存仍较为困难。
另一小部分地域倒还不算过于恶劣,所以争斗也就由此而起。
如此说来,当时岳昭想的盐碱地是完全没戏了。
他倒没有气馁,反而听巴海尔汉的意思,他们不止养牛养羊,也养马。
受困于明朝的政策,马匹都是官家养殖,又因为各职位上的人互相勾结,养马这事成了他们捞肥水的好机会,是以这马便越养越垃圾。
战斗力根本没法比。
岳昭想,如果巴海尔汉肯养马,无论多少,只要质量过关,他都可以照单全收,如此一来,也算各取所需。
这个想法刚一说给巴海尔汉,他便一口应下,看样子是对自己能够获取别的资源而惴惴不安,生怕岳昭下一秒反悔。
三天以后,岳昭从温县当地先调了一千棉服与五公斤各类草药,包括何症状用何药,都记录在册,赠予巴海尔汉。
从前明廷坑了他们这么多次,头回遇上一个靠谱的可把这些人感动的不行。
其实如果他们不惹是生非,岳昭在脑海里已经大致想出了一套友好交流政策,现如今就静观其变,看看日后如何。
巴海尔汉临走时,冲着岳昭非常真诚的说了一句话:“青无嫩旗纳喇。”
连璧说:“这句话翻译过来是:真诚的太阳。大人,这是他们很高的评价。”
岳昭当即很郑重的说:“我也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像太阳一样永恒。”
送走了巴海尔汉,岳昭在温县停留了多日,视察了此处的耕种,还有水库,包括每年的水利工程损耗开支情况,都细细的做了计算。
这个时候岳昭骤然又发现了苏云生一个绝佳的能力,这些繁琐的账目在他眼中,仿佛简单的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似的,去繁就简,很快就将账目明确了出来。
面对岳昭堪称崇拜的眼神,苏云生谦逊的解释道:“不算什么,一些小事,当年姜大人不喜理会这些,却又不放心别人,便交由我打理,熟能生巧而已。”
苏云生并直接告诉岳昭自己是姜襄义子,但也未曾藏着掖着,是以岳昭倒没怀疑这段话的真实性。
有了苏云生在,再加上岳昭本身就会算法,不用算盘,看一看就能知道结果,是以浏览的还是相当快的。
几日后,将温县巡视一遍,岳昭这才准备离去。
临走时,他自掏腰包,把这几日的饭钱给包了。给李静安的时候,那人推辞的差点要跪下,岳昭扬眉说:“你跪是你跪,这些钱呢,也不是伙食费,而是我给小侄子的见面礼。因我不知道他缺什么,便就偷了个懒,不曾去买。这钱给你们,你们带着我那小侄子去选。”
李静安的孩子,今年四岁了,岳昭还见过他几次,甚为可爱。
岳昭这么说了,李静安也不好再推辞了,只好道谢。
岳昭将他拉到无人处,两人循着幽径,边走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