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也不含糊,仔细的看了岳昭罗列的好处以及需要限制的地方,尽最大可能避免事情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然后他将内阁三位大臣一起叫来议事。
原本内阁有五人,只是其中之一的大学士曾樱以身殉国,还有一位学士因年纪到了,今年告老还乡,是以眼下除却次辅丁魁楚外,只有两位大学士。
首辅之位空缺,暂由丁魁楚代行职务。
每日一千斤的奏折从各地传到衡州,丁魁楚自己干了没两天就告假不出,宣称自己的眼睛快瞎了,死活不肯再干这差事。
自然而然的,这活计就落在了两位内阁大学士的身上,此次驳斥岳昭的奏折,亦是他们批示发出。
这两个人,个个年逾半百,说起话来咬文爵字,十分讲究,出身亦是不差,都是从河北清河出来的。
这样的人物,有一个好处就是自视甚高,朱聿键早就摸透了这两人,他每每表现出一副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模样,便能赢得极大好评。
最重要的是,两位大学士一辈子高风亮节,朱聿键亦不用担心再出一个为世家所累的曾樱来。
这样下来,首辅空缺,次辅兴致缺缺,大学士又尽在掌握,可以说,这些时间内,朱聿键靠着岳昭留下的一些情报部门,极快的获得了权力。
现在的隆武帝,正在一点一点蚕食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
朱聿键手捧一本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神情虔诚,语气和缓,冲着两位名家求教,丁魁楚在一旁听得兴致不高。
他原本就无心于此事,也不耐烦做这些事,对他来说,当了次辅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的兵,能定期拨一些这个费那个费,他也能从中捞一捞油水。
要真让他天天俯于案前,看上那么多废话连篇的奏折,丁魁楚非是疯了不可。
想到这,他难免羡慕起了在外打仗的岳昭。运气那么好,在山西顽强到现在,多尔衮又莫名其妙的死了,山西岂不是收入囊中。
他岳昭坐收名利,今年皇帝给他加封提督,官职虽只升了一级,但也是为着来日山西收复后,再行嘉奖。
而他在山西之事,天下闻名,现在说起岳昭,恐怕没有几个将领不知道。
但要提他丁魁楚,知道的能有几人?
想及此,他不免心中暗自愤愤不平,还真是全天下的好事都让岳昭给占去了!
这话若叫岳昭听了,非得笑死。
旁人只能看到种种“好运”,却不知道这些亦是人力强行扭转的结果。
看到别人的成功就觉得轻而易举,实在是可笑。
丁魁楚听得百无聊赖,不过耳边还是惯了音,待皇帝说到喀尔喀部时,他不禁耳朵一,就听皇帝缓声说:“此事百利,朕以为,可。”
丁魁楚不是很明白,便没有贸然开口,只是看一旁两位大学士脸色,他就知道这事多半不太顺利。
朱聿键也料想到了他们的反应,他也没准备一次就说服他们,今日叫他们来,只是打一次预防针,明日他会当众在朝中提出来。
让他们有个心里准备,也不至于在朝上失去分寸,万一激化,弄得双方都下不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