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岳昭以为应该是什么机密要事,没想到拆开一个信封,里面赫然又一个信封,然后正文写得极其华丽花哨。
但是总结下来,就三个字——新年好!
岳昭不得不感叹自己强大的概括能力,又感叹朱聿键的文采斐然,瞧瞧这通篇下来,跟一篇小情书似的。
朱聿键在信中自比为齐桓公,又将岳昭比为管仲,说的是向往这两人的丰功伟绩,实则是以这一段君臣佳话告知岳昭一个信息:他朱聿键希望也有信心做一个这样如齐桓公般信任管仲的皇帝。
信有两张,第一张辞藻华丽,自比齐桓公,若说是对盛世之向往,那么第二张,字眼朴素真挚,便是乱世之真情。
朱聿键自比汉昭烈帝刘备,岳昭则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诸葛亮。
其中言辞真切,将诸葛亮的一生剖析的干净透彻,令岳昭都心神一滞,久久不能忘怀。
朱聿键如此自比,但是岳昭却不想做诸葛亮。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他很有自知之明。
经历的越多,他就越深刻的明白诸葛亮的成就,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救国治国上的。
他是用一股忠流洗涤刘氏政权的人,是天真相信君臣不疑之人,是在腐朽的政治之中仍有一腔光明之人。
岳昭这辈子做不来,也不想做诸葛亮,太累了。
当年当皇帝的刘禅都投降了,姜维仍是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诸葛亮影响了姜维的一生,而他又能影响何人呢?
岳昭不愿去做这样一个伟人。
关于君臣相宜,他只愿在能力范围内,协助朱聿键。
因为他想看这个曾经庞大无比的帝国再次站起来,他不想看到二十万绿营赫赫生威。
当然,他亦想在史书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浓重一笔,谁能拒绝自己的名字变成一道选择题的机会呢?
岳昭提笔落下,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岳昭写完,又独自拿了一些酒,寻了一个地方,悄悄的给曾樱祭了两杯。
曾樱父母双亡,又无亲友,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人能够如他一般,想起这个人物来。
在大冷天里与曾樱对酌了两杯,饶是岳昭亦有些受不住了,他晕乎乎的嘴里念叨:“仲含啊仲含,今日就到这吧,我也该回去了,再不回,可真要去下面跟你大眼瞪小眼了。虽说现在咱俩也不至于剑拔弩张了,但我也不是很想真的看到你那能夹死蚊子的脸。”
“回吧,回吧。”岳昭还像模像样的招手,随后自己掉头慢悠悠的走了。
等他悠悠闲闲进了门,却见出门之前还醉的一塌糊涂的杨之柱,不知道何时醒了,就连苏云生也出来了。
“干什么呢在这。”岳昭舌头都有些冷硬,他都不知道自己说话是否清楚,总之是乱七八糟的说了两句。
这时他晃晃悠悠的就见苏云生给他让了一个道,然后就看到一个剃得锃光瓦亮的半个脑袋。
岳昭甩了甩头,还以为这时苏云生的脑袋,可转念一想,不对啊,苏云生的前面的头发也蓄得差不多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