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岳昭表奏请功,皇帝准许并封赏,这就先是从政治层面上确定了苏云生的正确性。
苏云生连日以来,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暗自长舒一口气。
就怕朝廷责怪当年姜襄先行投诚。当年要不是姜襄,将最重要的山西打开,致使清兵入北直隶如过无人之境,清军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来到京师。
别看这些日子苏云生同岳昭慢慢熟悉,好像朋友相交,可他心底里对这种事一点谱都没有。
好在岳昭愿意为他表奏一次,苏云生舒气的同时,也对岳昭生了感恩之心。
岳昭一笑,当即将信发往衡州面圣。
当夜,岳昭才收到曾樱生前寄回来的信。
曾樱死后第三日,衡州隆武皇帝准岳昭请奏,追谥“忠隆”二字,后字以年号隆,足显其身份尊崇。因曾樱父母双亡,上没有高堂在座,下没有儿孙满堂,便着人将他养在膝下的侄儿接来,世袭忠正侯之职,念在侄儿尚小,隆武皇帝便将其接入宫中。
同时追封姜襄,表扬他的义举,因山西总兵暂时无人接替,皇帝命岳昭代行总兵之职,而苏云生册封为山西巡抚,仍镇守驻地。
次日,多尔衮料理完多铎的后事,匆匆赶赴山西战场,虽然博洛与尼堪在左云县停留,但听闻多尔衮回来,两人立刻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重新出击。
而这次的多尔衮面对战事,仿佛又回到了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的日子,心中热血沸腾,历历在目的记忆被重新唤醒,身体里外叫嚣着要上战场。
只因为这次他的对手是——岳昭!
同一时间,岳昭也得知了多尔衮将要回来的消息,仿佛心有灵犀似的,岳昭这些日子以来的精心准备,终于能够派上用场了。
多尔衮回来的第二日,博洛尼堪拼命往大同县靠近,这两路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就连曾樱那样强悍的部队也给他们杀了,更何况其他人?
面对他们,姚安与刘伟的义军简直不堪一击,为了保存实力,两人一触即退,退往大同县。
而其他义军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人数占优,但到底缺少战斗经验,每每作战没有大局意识,很快就溃散了。
多尔衮回来第五日,博洛与尼堪分别剿灭一支义军,合计坑杀近万人。
多尔衮回来第七日,杨之柱与堵胤锡分别夹击,绕道江苏,来到博洛等人身后,两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好在杨之柱与堵胤锡也都不是什么吃素的,所以双方你死我活打得天昏地暗,对方半点好处也没有讨到。但是同样的,杨之柱他们也没有取得大胜利。
几次三番下来,杨之柱与堵胤锡也改变了策略,将这两伙人分开来,逐一击破。
正在阿济格请求要支援尼堪博洛时,京师忽然发生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京师遇袭了!
这件事当夜就被传送到了多尔衮耳朵里,虽说京师有正常守备,但是天子脚下,皇帝太后还有一干满族贵人都在京师之中,这里遇袭,岂不是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多尔衮不明白,这是什么时候派出去的兵,是哪里的兵,但他无瑕发怒,立刻率领十五个牛录赶往支援。
多尔衮不知道的是,正前面兵力略一分散,岳昭立刻亲自率领两千人出城直扑博洛与尼堪,岳昭穿插覆盖,完全是照死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