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战火纷飞,巨石弩箭漫天遍地的射了过来,一向勇猛的满洲骑兵,在这座城墙下吃尽了苦头。
后方营帐内的氛围也异常凝固,多尔衮的话令阿济格不得不正视自己所要攻略的城池,这座古老却顽固的城。
多尔衮忽觉得心口悸痛阵阵,面色略有发白,但他向来自持,不肯在人前露出马脚,便咬紧了后槽牙,忍了一会。
阿济格深思着,便没有注意到他这里。
多尔衮忍了一会,觉得没那么难受了之后,这才声调平稳的开口说:“硬攻不可取,那便缓围。”
所谓的缓围,便是围城。
真正历史上的围城,绝不是大家手挽着手,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似的笼罩在城墙外围。
围城是指切断这座城与外界所有的联系。
包括粮食在内的一切需要交换的物资都不能被运进城,诸如药材,蚕丝等。
其实社会发展到明朝时期,交换商品的事已经渐成规模,是存在以一座城为单位,进行内部自我交换,自给自足的。
所以围城,等同于将一切联系截断,将这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孤岛。
这也就意味着,城中哪怕积蓄如山的粮食、武器、弓箭,都有用完的一天。
当然了,包括人。
多尔衮很清楚,面对大同已经不能再心急,他已经调派其他亲王从各个方向进攻山西,平定叛乱,只要稳定大势,就还不算糟糕。
多尔衮从京师调派了,蒙正黄旗和正红旗,大概一万五千人。再加上汉镶黄旗、镶蓝旗、正蓝旗、正白旗、镶红旗大概四万五千人。
再加上他本身带来的满正白旗十五个牛录,差不多四千五百人。
这样算下来,此刻在山西的差不多有六万多人。但眼看山西骚乱过于猖獗,多尔衮又怕让喀尔喀部找到可乘之机,到时候两边失利,便想再调满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过来。
他仔细深思了一遍,认为这一招虽然险,却很有必要。
于是,当夜,八百里加急令便传回了京师。
多尔衮差不多要再调三万多人到山西作战,共计近十万人,这几乎是当时他所能调动的所有机动兵力。
这一场仗,是非干不可!
此时城中苏云生与姜襄见火力稍降,两人双双从左右两边城下上来,苏云生望去,只见平日里唯唯诺诺,总是犹豫不决的义父姜襄,此刻双目有神,身上从战火中郁淬出来的锋芒未敛,盔甲上溅满了血液。
他们彼时还不知道多尔衮已经改变了计划,只当是中场休息,两人下来,各自互望一眼。
陡然走下来的那一刻,神经如同崩断了的琴弦,两人相视无言,各自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疲惫。
姜襄无力的轻拍了拍义子的肩膀,在这无声之中,苏云生听到了鼓励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