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之后,山西动荡尽数传回衡州,随之一同而来的,还有多尔衮亲征的消息。
朝堂上一阵物议哗然。
相比于江西那次,这次朱聿键就平淡的多,朝中襄兵者寥寥无几,为首二人正是曾樱与丁魁楚,两人官职又最高,是以底下不少人都在看他们脸色,便宜行事。
丁魁楚作为万众期待的人物,此时不言不语,神色若常,好像对这则震动天下的消息毫无感觉似的。
但次辅位高权重且丁魁楚又手握重兵,除了些许不怕死的愣头青,是无人敢站出来指责他什么的。
可是这样的愣头青,恐怕在崇祯帝时期就死得差不多了。
朱聿键见状,心中暗暗冷笑,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罢了,是以今日也并不觉得奇怪和惊讶。
看着堂下身着官服,个个恭敬不足,圆滑有余的所谓官员,他们这些逢迎的嘴脸,见风使舵的作风,朱聿键早已司空见惯。
殿上众人心思各异。
岳昭不肯站出来做出头鸟,十分低调的立在一旁。
他知道,如今皇帝是不会强迫丁魁楚的,当然,他也强迫不了,毕竟兵马如今在人家手里。
更何况,皇帝利用丁魁楚分走了曾樱不少权力,这两人互相争斗时,自然希望获得皇帝的权力重心,是以百般讨好皇帝。
而皇帝则从中得利,施行了一些新政,还准备遴选一批锦衣卫放在身边。
这个遴选的工作,别看平平无奇,实际上就是替皇帝选内臣,而且看皇帝的意思,大有把这些人放在内宫里使唤的意思。
这就与皇帝更亲近了。
天子的权力,谁不想来分一分。
是以丁魁楚与曾樱,表面上不说,暗地里却在较劲,双方都非要拿到遴选锦衣卫的任务不可。
要不是今日有山西动荡在前,指不定今日还在吵来吵去,辩来辩去。
也正因此,皇帝左右为难,迟迟没有委派任务下去。
丁魁楚不言语,曾樱却是主动上谏:“山西是京师腹地,大军连日奔赴,至多六七日,之前因蛮子大兴绿营,山西铁板一块,是以不曾有内外交战。然姜襄忽然易帜,引起整个山西大动乱,就连多尔衮都要亲征上前,其险要二字,不言而喻。”
“我们远在衡州,不曾得知其中兵力几何,但多尔衮的亲征,势必会让现在稍站上风的局势发生可大可小的扭转。”
“我认为,我们应当立即筹措兵马,所能把山西守卫住,就能在北方连成一线,好完成收复陕西甘肃之举措。”
不得不说,曾樱这人的军事眼光和政治眼光都是相当长远的。
山西的险要正在于此,对清廷来说,山西就在他们枕头边,是卧侧之塌;对南明来说,山西就是北方一线的第一步。
其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重要无比。
而曾樱能够想到,并且能够主动提出来,单从这一点上,岳昭还是挺钦佩的。
没看丁魁楚都装瞎装聋,生怕把这事沾染上么?
朱聿键要比平常冷静多了,他十分谦逊的说:“请仲含教朕。”
叫曾樱时,轻轻唤了他的字,足显亲昵,惹得丁魁楚淡淡的冷哼一声。
他十分看不上曾樱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