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襄做的这一切,没有专门封锁,反而搞得声势浩大,如同天塌地陷。
此时山西五个府,十九个州、七十四个县之中,在晨时,陆续有六七支抗清势力响应起来。
这些人大多是之前顺应全局投降清兵的小头目,他们的队伍也并未瓦解,甚至迅速扩大,组织民众乡勇操练。
别看这些人是散兵游勇,可骤然一起来,先杀了当地清廷委任的县令长官等,随后控制城中,吸纳兵源。
因为速度太快,又毫无征兆,取得了出其不意的好成绩。
待到午时,已经有近十支部分纷纷起义,掀起了一股抗清的热潮,又因为他们呆的地方不一而足,各地都有,所以使得大片土地立刻被收复。
眼看着这些人的势力越来越大,不止是要起义,他们还深刻吸取了清廷的做法,特别爱抓俘虏,叫这些俘虏组成一个队伍。
赫然又是一个“绿营”!
“速速知会忻州府宁武县的绿营总兵刘伟,刘大人,如今正是前后合力,将朔州收回来的时候!”
朔州刚好夹在大同与忻州的中间,也在大同的后方,如果姜襄在前面迎击抵御,后方朔州要是来上一下子,还真是吃不消!
所以姜襄一早跟刘伟商量过了,要他响应,在清军进攻前,拿下朔州。
姜襄却是不知道,此刻他所担心不下的朔州府内,也成了一锅粥!
朔州府山阴县义师姚安率领部下一千五百人克应县、怀仁县两城,扩张部下为两千六百人,旋即向左玉县进发,准备攻克朔州府最后一块地盘。
朔州比之大同忻州来说,并不算大,一共也就四个县城,在姚安的带领,竟是兵贵神速,取得了莫大的胜利。
所以,当忻州的刘伟率领自己几千绿营兵匆匆赶来时,这里已经被收复。
不过刚碰面,刘伟和姚安差点先干一仗,但自报家门以后,双方又坐下来把酒言欢。
山西不禁酒,两人因为大喜,喝了不少,粗黑的脸颊上都有一团嫣红色。
“兄弟啊,我受姜襄请派,本来是要平定朔州,为大同收好后方的。”八尺高的刘伟,壮得像个大瓷缸,此刻几杯黄尿下肚,有了些许微醺,懒懒散散的倒在酒桌上,意识不知是清醒还是不清醒。
他拉着姚安的手,边拍边说了下去:“要知道朔州有兄弟这号人物在,我等亦不用担心了!何必跋涉来此处呢,兄弟勇武过人,自是不用操心的。”
姚安一听,微微一怔,问:“你说的姜襄,可是那位在大同率先起兵的大同总兵姜襄?”
刘伟眼神迷离,耳朵却出奇的好使,他立刻点头道:“对对对,就是他么,这世上能有几个大同总兵…就是他让我来朔州的,我们早有计划,杀人为号,我便先把朔州拿下。”
“不过我这不是一来,便有你在么,这次我可得好好给姜襄说说,论起来,你是头功啊!”
刘伟不清不楚的一番话,倒让略微清醒一些的姚安理清了前因后果,他目光微微一顿,问道:“那兄可知一人?”
“什么人?”
姚安道:“自称是邝昭,二十来岁,甚为年轻。实不相瞒,此次在朔州起事,亦是他与我彻谈之结果,他让我观察山西动向,他坚称月内,必有人起事,让我一同响应。”
其实有句话姚安并未道出,就是这人还说:“若国土收复,等待来日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