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昭知道这件事,是在朝廷同意任命田见秀为明威将军,官同从四品,暂时管辖福建等地的军民二事。
这份权力不可谓不重,但刚一下了旨意,岳昭便收到了这样的消息,邝记方不免有些担忧的问:“要不要暂停下放任命?”
岳昭想了想说:“不,马上任命。如今朝廷还没有收到消息,咱们必须赶在此之前,将任命下放出去。
田见秀吃了败仗,具体的伤亡数量和战损比都没有出来,岳昭不能判断前方的情况好坏,也不能知道田见秀有没有处于困兽之斗。
万一他挺不住,或者不愿死亡,所以投诚,这可是说不好的事。
毕竟求生是人之本能,别看多了那些受到歌颂历朝历代不畏生之人的故事,就认为每个心有抱负的名将都会以身殉国。
说的清楚残忍一些,这些人之所以被上位者允许歌颂,也不过是因为他们的帝国同样需要这样不畏生死,抛头颅,洒热血的将领。
上位者塑造楷模英雄,形成风气,御下手段,巩固国家。
岳昭要对这些忠义勇士操持敬重,也要对人性有最坏的打算。
将任命下放下去,就是安抚田见秀。
当朝廷收到前线消息的时候,田见秀已经怀着半惭愧,半要血洗耻辱的心情接受任命,重新与图赖交锋。
与田见秀相比,郑成功则显得十分狼狈吃力。
图赖很聪明,八百骑兵一个人都没往田见秀那放,佯装合作,结果掉过头就把附近的水师收拾了一通。
看来是图赖与博洛见过面,将原委明细说清楚了。
他们那些打着信息差的把戏,能够骗到远在漳州,不清楚实际情况的博洛,却骗不到参与其中的图赖。
他们的情报系统尚未完善,所以传递信息并不如岳昭那般轻松快捷,正是这一点,博洛与图赖所知道的事,是驴头不对马嘴。
不过两人一见面,毕竟是口述,什么情况,就清晰多了。
图赖还能不知道自己跟谁打过么?
不过这件事,郑成功倒有些忽略了,本来是在他们后边,准备偷袭的,结果被骑兵好一顿揍。
郑成功的水师,最吃亏的一点,便是没有一个像样的骑兵,更没有对付骑兵的经验,是以吃了大亏。
最要命的是,他不仅战事失利,就连粮食也岌岌可危,马上要宣告告罄了。
只能在当地到处买粮征粮,但是收效甚微,无奈之下,他修书给田见秀,寻求帮助。
与福建这边的局部浮动相比,有一块地方便要安静的多。
不,马上就不能称之为安静了。
这将是他最后的宁静。
山西总兵姜襄今日有些不耐烦,原因无他,正是眼前这个三番五次来求见他的男人,偏偏他还不好拒绝,却不是不敢,只是这人手中拿着问石先生的一方小字。
姜襄曾经在问石先生门下听过他讲义,所以对他甚为钦佩,自称问石先生是自己的一课之师。
古来一日之师终生为父,可不是虚言,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自己曾经有益的老师,便真的如同对待父亲一般。
姜襄虽然不至于到那个份上,但这明晃晃的让他违抗师命,还是不敢的。
他第一次本是抱着从这人口中获得一些老师近况,一慰安好,谁想到这人上来就给他说些乱七八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