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上启秦汉下到唐宋,从一字一泣血的史书之中,便可以窥得一个真理——权力是不变的。
所谓不变,说的是总和不变。
即天下权力十分,若多数掌握在皇帝手中,便是皇权至上。一旦皇权分散,中央衰微,圣器幽暗,便会马上集中到各个臣子亦或是党派,诸侯王手中。
当日周天子丧失集中权,因此各地诸侯便群雄而据,各自扩张,形成战国之辉煌。
汉室末年,各路英杰纷纷启事,先有董卓袁绍,后有曹刘孙三个大的政治集团,再有一些零散的,偏安一隅之统治者。
在这些人征服当地的过程中,豪族士绅与他们而言,便是一项重大考验。
看荆州刘表,信奉中庸之道,与豪族共治荆州。
观江东,先有孙策镇压为主,后有孙权从中调停,依仗在先。
再想后来王莽新政,强制打压的苦果。
这桩桩件件,字字泣血,那是史书给后人的警告。
岳昭既然决定了要将朝廷辅助壮大,便开始慢慢着手处理这些问题。
隆武皇帝正如王莽,他们都比同一时期的历代帝王高明些许,看到了朝廷的弊端,要积极改正,但也因此,他们还没有看到这些弊端之后的危机重重。
隆武皇帝一向勤勉,早朝每日都开,政务批示也很少会拖到明日批复给内阁。这次他受惊了多少日子,早朝也就推迟了多少日子,可令人胆寒的是,满朝文武竟无人察觉到异样。
除夕夜宴尾声时,有很多官员散得差不多了,黄道周公然捉人,当时的大学士陈为光便立刻命令何腾蛟拿人。
黄道周逃窜到行宫,行宫紧接着被围,重兵看守。
前后几天,封锁了消息,但这衡州府里,想来也不至于密不透风到这种地步。至于这些官员大臣,为何一点也不担心,这其中之深意奥妙,令众人不敢再想下去了。
不过,倒也不全是这种睁着眼睛装瞎子的人。譬如武英殿大学士杨廷麟,按理说他有行走宫中的权利,当夜他去宫内,便被陈为光率领的人委婉的驱除了出来。
杨廷麟当下大怒,认为他们对皇帝不尊,结果却被陈为光软禁在了家中。
“杨廷麟当日无可奈何,从府上偷偷递消息到了毛易手上。当时您并无指示,我和毛易便也就没有回信。”石太平说
岳昭提及,神色略微异样起来。
他当日并不是没有指示,简直了默许了毛易的袖手旁观。
正如邝记方所说,岳昭的想法十分矛盾,他不想置皇帝于死地,却又不想帮助皇帝粉碎其他势力。
在他的心里,总归还是把皇帝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对象,没有意识到,其实皇帝这样的身份,也是对他的一大助力。
他应该早与皇帝成为合作伙伴的。
正月十八的早晨,隆武皇帝朱聿键在岳昭的劝说下,重新召开了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