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无论是朝中重臣,亦或是民间豪族,个个来到行宫之前,大叫要抓捕刺客黄道周。称黄道周是叛上作乱,身负人命的谋逆之臣,司狱司更是首当其冲,要将他归捕在案。
陈家的小少爷更是天天在前院嚎来嚎去的,称自己家的忠仆死了,哪怕就是天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作臣子的。
这些家奴,每家各一些,加起来,竟有两三千人。
再加上何腾蛟的默许和支持,竟然将这行宫团团围住,将皇帝和黄道周以及一干太监宫女全困在了这里。
而且,已经两日多没有送米粮进来了。
宫中上下无余粮,囹圄百口人,两日多,竟是一顿饭都没有吃到。
过了一日,朱聿键想起初来行宫,大臣们敬献上来两块方糖,尚在殿中,于是让人取出来,化成水,一人一碗,补充体力。
小太监东翻西翻,还在里面找到一小把余米,高兴之余,立刻熬成了清粥,一小撮米放入大锅之中,立刻变成了星海里的一点。
这种心酸与苦楚,小太监不免想起了当时李自成攻取京师,崇祯帝之情景。
他一边强忍酸楚,一边将清粥熬好,舀了一勺最稠的端给皇帝。
皇帝与他们一样,连喝了两天糖水,虽说饿不死人,但其难受痛苦也是寻常人受不住的。
小太监千辛万苦呈送上去,人人都盯着那碗稠一些的清粥。
谁知朱聿键死活不肯喝,宁愿去喝那淡得不能再淡的糖水。
小太监挥泪而下。
朱聿键神色坚定,望向一旁静静躺着养伤的黄道周,不发一语。
黄道周当时受了些许轻伤,但他年纪大了,连喝两日糖水,身体有些支撑不住,昏睡的时间便长了。
“喂给黄大人。”朱聿键又说
良久以后,小太监复又回来,在朱聿键耳边低声说:“缸中之水,所剩不多……”
此前,行宫有五个大缸备了水,但百余口人,一百多张嘴,没饭吃,只能喝水,缸中水很快就见底。
朱聿键批阅奏折的朱红色笔墨,忍不住偏了偏,落下一滴红色于纸上。
朱聿键心中冷若磐石。
昔日福京之乱,朱聿键已经是备受煎熬侮辱,如今这些,虽然令他心寒,不过也是早有准备罢了。
朱聿键忽然觉得疲倦。
他一心想要振奋国家,收复失地,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朝堂清明。
但是末世朝堂之乱,令他深刻又痛苦的意识到,此穷途末路之前兆,又岂是他一人能够扭转?
他疲乏了。
朱聿键从桌上重新抽出一张纸来,换了一支墨笔,重新书写。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天地有正气……”
越写,朱聿键便眼含热泪,滚烫的撒在墨迹之上,口中朗声念道:“天地正气,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若朕饿死,你们便可分食朕之尸体,然后冲出去,杀掉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为朕雪恨!”
众人无不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