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三年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从江西城内不断的涌出一队又一队的兵马,他们个个整装待发,看打扮却是清兵的标准服饰。
这群人日夜不停的一路向九江靠拢。
终于到了九江之边界,其中一名兵甲便立刻向另一人毕恭毕敬的汇报说:“总兵大人,九江已到。”
那名被称作总兵的是个方脸汉子,他面容糙红,看到了前方地界,心里终于一喜,说道:“下令大军继续,争取天亮以前跟王体中汇合。”
这人一说话,下面的人就不得执行,坚持着往九江方向去。
天色渐渐由黑变为青,那点疲乏也随着日光的升起而消失,一路上在林子里树枝咿咿呀呀的叫个不停,终于到了城下,金声桓不禁觉得世界都清净了。
城墙上的人一看他们,立刻便有人打开了城门,金声桓的大军得以进城休眠。
“虎符兄,别来无恙啊!”城楼上有一人匆匆忙忙赶了下来,笑着对金声桓说。
金声桓应声望去,果然是他,也回以一个亲切熟稔的笑容说:“体中兄啊,体中兄,果然是你。”
两人一笑,都觉得分外熟悉。
其实他们俩人也并非有多熟稔,好像是八百年前就是朋友了一样。
金声桓本来是左良玉的手下,跟着他去扬州保卫弘光帝去了,谁承想清兵太厉害,把他们都给打的七零八碎的。
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就领着他一起投降清兵了。
而王体中则是正经八百的大顺军,农民军,跟金声桓算是八竿子打不着。
之所以认识乃是因为之前两人同为降将,颇有一番相似的机遇,所以得以说过两句话。
不过,君子之交淡如水么。
这两人再见面,就是合作了,当然要表现的如同自家兄弟般亲切了。
王体中笑着将金声桓迎了进去,两人坐下,王体中立刻叫人端来饭食。
金声桓连日赶路,虽然也有口粮,可那些东西,怎么比得上眼前的有菜有汤,又是热乎乎的,来得有食欲呢。
是以他二话没说,也没有扭捏,先端起一碗来囫囵吞枣般的下了肚。
金声桓吃得津津有味,声音如同雷震,毫无礼仪。待两碗下了肚,肚子饱一点了,随后这才记得吃一些小菜换换口味。
也正是在吃小菜的时候,这才腾出嘴来说话。
“此次收复江西失地,体中可有良策?”
其实金声桓之所以敢这么失礼,毫无顾忌的行为,就是说明一点——他的官职比王体中高。
没有哪个属下敢在领导跟前跟牛饮一般吃东西,吃完了这才有功夫理人家,问他你有什么办法完成业绩么。
事实上,金声桓也的确比王体中高半级。
前面说过,金声桓投降清兵以后,是死死的哀求阿济格啊,哭天抹泪的说:“不要收我兵权,我愿意为你们打下江西!”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金声桓投降后,按理说是不能继续带兵的,但是他不想失去兵权,所以阿济格也就同意了。
当然,前提是,金声桓要把江西拿下来。
英亲王阿济格于是任命他为江西总兵。
而王体中是副总兵。
所以,面对金声桓的行为,王体中就当看不见,不止看不见,还要适当的讨好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