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七收到信,他所携带的八千人,本来也只是微末损失,听取了岳昭原地充兵的建议后,他又在六县扩充了一万四千人,带兵继续直上。
与此同时,聊邑县的引水筑渠成功。岳昭广收难民流民,将土地重新分化,重新登记发还,并且还向外通知,来这里的免除一年赋税。
为的就是鼓励生产,恢复正常的农业活动。
这件事慢慢的传来了,山东各个地方都听说这事,流民多的好处也在这里了,消息流通的非常快。
路上三两个结伴而行的男女纷纷朝着聊邑县过去,跟他们一样路程的还有很多人,也有的不是河南本地的,是从各个地方流窜过来的。
他们一听说要重新分发土地,这便匆匆赶来混一口饭吃了。
解决了聊邑县,岳昭联络了几个重要县城,州府,然后让卢宁指挥他们继续修筑。
虽然最厉害的是聊邑县,可也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
岳昭还特意叮嘱卢宁,必须做好储水工程,以及防水工程部署。
可是这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岳昭将制度完善好,确保在此方面卢宁的独立行事权和调动权。
这才带着其余人马,继续往北走。
董老七带着兵打穿河南,岳昭就走了另一条路。
田见秀的七万大顺军,这次怎么打乱分派都是不行的,他也没有让他们守城,而是随军出发。
也在这个档口,这片土地上的一股势力悄然增长了起来,他们占据了城池,不停的向富庶之地挺去。
却无人正经的知道他们的名字——湘军。
因为山东筑渠之功,朱聿键或许是注意到了这支部队,注意到了岳昭这个名字,他力排众议,十分强硬的将岳昭赐封为了凤阳总督。
权势滔天的郑芝龙,已经很久没有遭到别人的反驳了,他被别人顺着久了,猛然被这个憨厚的隆武皇帝一反驳,心里便更加不悦起来。
再一想起朱聿键利用自己儿子悄悄给湘军送银子,他心里哪能沉得住气。
当即在朝堂上驳斥了朱聿键的这一决定。
“皇上有所不知,此人从前名为湘军,实则也是叛军,被李自成封为湘国公。足见他与叛军之亲密。”
“皇上封个承西郡侯便也罢了,彰显朝廷之恩威大度,如今竟是要封他的实权了么?这是万万不可的。”
郑芝龙一副苦口婆心的说,末了还重重叹了几句说:“皇上,您此前身在内院,不懂这些叛军的可恶。”
郑芝龙一副忠肝义胆的模样看得朱聿键几近作呕,可他还不得不挂着三分笑说:“郑卿一心为国为朕,朕深感欣慰。”
说到这,话锋一转,朱聿键笑着说:“但山东大旱,死了多少人。岳昭此次有功,朕若不大加赞赏,岂非让清廷耻笑?”
“况且你也说了,这个岳昭从前是叛军出身,朕听闻叛军对付清兵很有一套,不如就全力资助他,让他去跟清兵缠斗,届时大明依然挺立于此。岂不是好事一件?”
朱聿键说话亲热温和,语气里自然而然的透出与郑家的亲近来,眼见郑芝龙脸色不善,还不欲松口。
朱聿键便佯装无意的说:“要不然督军一事罢了,便送一些粮草金银作为奖赏,可好?”
粮草金银?
说是国家出,其实就是从福州等统治下的沿海城市的赋税里出,而最受影响的,却是郑家。
因为赋税大半的钱,全都被郑芝龙以军饷粮饷的名义,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