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寂寥。
高平山的天还未亮,湘军上下就已经开始撤营拔寨,准备继续朝着济宁行军了。
然而湘军开拔还没多远,就在高平山的另一边,撞见了一支一百人左右的明军官兵,这支官兵看上去像是专门跑出来劫百姓粮食,打草谷的队伍,岳昭给了童平贵一个眼神,后者带着一个团部的骑兵,就将对方给冲的四分五散。
领队的明军百户似乎没想到会在兖州境内遇到这么大一股的顺军,在顷刻间就死伤了近半手下后,终于没有了抵抗的心思,开始丢盔弃甲,跪地纳降了。
岳昭面无表情的让和津审讯一番,这支明军官兵是从何而来。
和津抱拳领命后,就要转身下去安排,却在这途中又被岳昭叫住,对其认真道:“还记得我昨天说过的话吗?”
“大人您的意思是?”和津隐晦的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岳昭没有答复,而是继续自顾自道:“这样的害群之马,只会让我们军纪越来越好的湘军,染上恶习的。”
“属下明白了。”和津肃然道。
山东地界的明军官兵,基本上都是杨国栋的旧部,岳昭不接纳他们,自然也不会傻乎乎的将他们都放走,让他们继续在杨国栋手下为虎作伥。
很快,和津就问出了这支明军官兵的情况。
他们属于杨国栋手下参将田孟明所部的兵马。
这田孟明的驻地是在青州,自从北京城被李自成打下来,杨国栋决定带兵南下之后,便随着前者,一路打到了济宁。
前几次建奴鞑子入关南下劫掠时,他和杨国栋一样,对建奴鞑子的恶劣行径熟视无睹,带着自己的手下们坚守着青州城,作壁上观。
此举惹得山东总督、巡抚、左右布政使等文官大为不满,在崇祯十年至崇祯十三年间,弹劾了对方无数次。
效果自然是有的,即便是被杨国栋保了几次,却还是被朝廷一撸到底,撤职贬民。
可随着孙传庭等能将接连逝世,无将可用的崇祯也不得不将田孟明这样对待将领酌情起复。
被贬过的田孟明起复后非但没有老实多少,反而是更加变本加厉起来。
而在北京城有失之后,田孟明心中的牢笼终于关不住了,随着杨国栋一路烧杀抢掠,强征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为兵丁。
“期初田孟明的手中只有五千多人的,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跃变成了一万二的兵马。”
“不过十天前和济宁的谢光启拼了一波,被对方用三千人不到的兵力,就给击散了大半兵马......”和津说着说着,也是满脸唏嘘。
同样都是山东的官兵,人家谢光启只用三千人就打败了四倍于己方的兵马,比他们湘军当初在汉阳城外,击退张定国所部还要夸张。
可岳昭却不这么认为,夸张?一点也不夸张。
人家谢光启好歹是带着兵马,在上一次和带着建奴鞑子入关的皇太极打上几场的,虽然最终还是以惨败收场,可再怎么样也比田孟明手下那些畏缩不前的老爷兵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