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南京明官们慌乱的不行,这时候有心思继续到衙门办公的机会所剩无几。
他们到处动用着一切人际关系,想要知道北直隶和京师的具体消息。
可越打听越感觉到绝望。
他们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了煤山上,其膝下嫔妃、公主尽数被他自戮赐尽。
就连他唯三的皇子,除了太子朱慈烺外,也尽数被俘。
“靖康之耻”这四个大字,瞬间浮现在所有南京文武百官的头上。
小部分官员心慌之后,顿时大感机会来了。
北宋覆灭之后,可不就是南宋吗?
而他们大明不同于前宋,他们可是有着两套行政班子的。
北京的六部九卿没了,他们南京的六部九卿不就可以立马走马上任,为大明主导了吗?
“国不可无君,眼下当务之急,应是立马效仿土木堡之变,从宗室子弟中,另立新君!”
马士英在回到南京的第一时间,便和南京六部九卿的部堂、左右侍郎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这种操作在大明发生过三次,第一次就是那土木堡之变,“叫门皇帝”朱祁镇被俘后,他弟弟朱祁钰和于谦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救了大明朝一次。
避免了大明提前变南明。
第二次便是武宗朱厚照无子,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继位。
而最后一次就是当今的皇帝朱由检,不过眼下对方既然已经“自己宾天”了,那就改口叫大行皇帝,顺带着要为对的上谥号、庙号了。
这套流程自然是必须的,但所有的南京文武们没有想到,马士英一上来的架势就好像让所有人都要听从他的安排一样。
霎时就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这其中就有掌控欲很强的史可法。
可马士英并没有意识到南京这边氛围的不对劲。
他在逃离湘军的魔爪之后,便一直想着打凤阳,找回昔日的场子。
所以见在场的南京文武们都不吭声,马士英便又继续说道:“国朝艰难如斯,立君当以能力出众者为首,实现我大明中兴之任。”
“本官推举唐王殿下入主中枢。”
整个中堂内,马士英掷地有声。
虽然都知道马士英很大程度是因为,唐王的性格类太祖,有雷厉风行之姿,也是当初建奴鞑子入关时,唯一带着兵马北上勤王保驾的藩王。
但同时所有人也明白,马士英的心思不单纯,作为被崇祯朱由检囚禁于凤阳总督的唐王一旦真的来到南京称帝了,那最先感激的肯定是这个照顾他不少次的马士英!
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
马士英入新一届内阁的事情,绝对是板上钉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