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武经由马士英这番话后,心思顿时活络起来。
有些人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也有些人持中立态度。
其中态度最显著的,当属水师副总兵官郑芝虎,此人在得到自家兄长郑芝龙的授意后,在南京城内大撒钱粮,到处笼络人心,为的就是给马士英造势,让他的话语权更重。
史可法一开始就已经默认了这件事,因为对他自诩为国的忠臣来说,迎立之功他是非常不屑的。
只要是太祖之后,哪个藩王做皇帝都没什么区别。
可还没等马士英带人去凤阳皇陵去迎立唐王,史可法却又突然改变了主意,极力的阻扰马士英的这项决策!
事后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尤其是自认为和史可法关系还不错的郑芝虎,后者甚至亲自跑到史可法的府上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史可法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就算要在宗室藩王中挑选新君,也要先从福王、潞王、桂王一系迎立才对,没道理要先越过万历爷的子嗣,去从嘉靖爷旁支中挑选。
郑芝虎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不是史可法的本意。
这天下谁不知道当年阻扰万历帝立福王为太子的,就是他们东林党的人?
眼下居然要让福王的儿子辈,大行皇帝朱由检的叔叔辈来做皇帝,这就不怕对方登基为帝之后,来一个秋后算账,弄死你们这群东林党的人?
可随后郑芝虎帐下幕僚给他一分析,他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原来这几个王爷都被河南、湖广给阻绝了,就算他们南京方面想要迎立,也绝无可能在眼下办到此事。
说到底这也是东林党对于马士英想要独霸朝堂的反制手段,只要马士英一旦进入了他们擅长的领域,那东林党的人绝对会用高超的扯皮手段,让马士英疲于应对他们,从而失去先机。
马士英和东林党的人打了多少年交道了,岂会不知道他们常用的手段?
所以他压根就不理会东林党人的叫嚣,仍要我行我素。
东林党自然不肯随了马士英的愿,于是百般阻扰。
这边说粮食还在征收,这边又说水师船只正在修缮,无法渡江......
就在双方即将争吵的愈发激烈时,北面又有消息传来,说是大行皇帝朱由检虽然驾崩了,但太子殿下却逃离出来,正在辽东总兵吴三桂派人保护下,南下南京的途中。
有大明正溯的太子爷在,迎立藩王为帝之说,自然就不告而破了。
马士英和东林党人虽然感觉有些惋惜,失去了从龙之功,可转念一想,接太子朱慈烺在南京登基,不也是另一个从龙之功吗?
于是双方立马放下了成见,开始共同筹备着迎接朱慈烺到来的登基事宜。
朱慈烺到底有没有落到吴三桂的手中,岳昭自然是不知道的。
不过朱慈烺即将南下的消息却是他令人传出的,同时他也让人去了武昌楚王府,通知自己那便宜老丈人朱盛栋,时机已经成熟了。
......
河南,汝宁城外三里点将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