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县内叛国或者曾经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官吏们,基本上都被杀了,包括被某些胆大的百姓检举的乡绅、富贾。
近千名反贼贼兵有三百多死于追击下,五百余人投降被编入了俘虏营,由张信达兼管。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咸宁县看似被朝廷收复,没有了贼兵驻守,可也没有了官吏掌控,一切大小事宜似乎尽落在了岳昭的手中。
若是岳昭一旦带兵撤离,整个咸宁县又将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夏老七与毛易等人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可出奇的是,没有任何主动点破这件事。
咸宁县城头上飘起了旗帜,上面红底黑字既没有写有“明”字,也没有写有“岳”字,反而是一个“崔”字,让城内几名幸存下来的穷酸读书人,暗自记住了这个“崔”字,随后纷纷跑到县衙外,请求见崔大人或崔将军,想要成为其入幕之宾。
这所谓的入幕之宾,自然不是后世那狭隘之意。
在当下这个时代,也可称之为幕僚或者帐下谋士。
但更多的还是,称呼那些师爷的。
毕竟有明一代,能够做到开府光明正大招募幕僚的人,可不多。
至少岳昭这个千户一职,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这都快乱世了,谁还在乎这些虚的?
纵使是太平年间,有点权势的人都会以“门客”二字诠释手下幕僚。
岳昭想要的是能够干实事的聪明人,而不是这些只会之乎者也的儒生禀生。
显然这些秀才只是自命不凡的投机者而已,岳昭会需要他们吗?
不需要。
岳昭直接让张信达将他们轰出去,见都懒得见一面。
因为他有更要紧的事情去办。
昨天还是炎夏天气恨不得光着膀子的咸宁县,今天气温却徒然骤减,这别说当下的百姓们,就是穿越而来的岳昭也是一脸懵逼。
他不论前世今生都是岳阳也就是岳州府人,从小在湖南长大的他只知道夏冬,从未经历过秋天。
眼下明明还是六月天,可为什么就忽然降温了呢?
思索间,一阵霹雳在岳昭头顶炸响。
他猛然想起,崇祯之所以会当上末代皇帝,除却东林党争,国力衰退,土地兼并严重,各地干旱导致的全国流民肆起的天灾人祸之外。
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便是这段时间,乃是明末的最后小冰河时期。
湖广六月变冷算个球,岳昭前世甚至不知道在哪里听说过,这个时期广东十月都下过雪!
这种极端天气别说是明末,就算是明中明初,乃至于汉唐盛世,都要造成巨大的灾祸的!
而让后世不少人惋惜到极致的是,老天爷是真的不站在大明朝这边,当轮到满清鞑子入关时,小冰河非但过去了,红薯玉米还大肆推广了起来......
一想到这,岳昭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立马令张信达将从乡绅、富贾家中收集来的布匹,交给城中的每家每户,让他们抓紧纺织棉衣棉鞋。
这若是打汉阳时下起了雪,没有任何准备的他们,将会彻底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