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留守。”
岳昭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正色道:“你就不想和那位三宝太监一样,驾驭着上百成千艘战船,下西洋,扬我国威吗?”
董飚挑了挑眉头,老眼之中满是迷茫之色,显然是被岳昭这突然跳跃的话题,给弄迷糊了。
刚刚不是还在说招降的事情吗?怎么一转眼就扯到三宝太监的身上去了?
不过很快,岳昭便为他揭开了谜面。
“下西洋不是一人一家之事,想要复刻三宝太监的壮举,是需要成千上万的优质水手来共同完成的。”
岳昭说到这,顿了顿,继续说道:“城外的凤阳水师在我心中就是这样的优质水手,与其让他们平白无故的死在不属于他们战场的战争中,何不让他们在我的手中,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呢?”
为了顺利的招降这支水师官兵,岳昭都厚着脸皮夸赞了起来。
真要说凤阳水师有多厉害,那倒也未必,不过相比之白手起家的岳昭来说,有那训练水师将士的功夫,还不如去获得现成的。
同骑兵一样,水师将士和战船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与建造出来的。
留给岳昭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必须要竭尽全力的壮大湘军的实力,水师显然就是湘军的短板所在。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原时空中,从多尔衮带着满清皇帝福临入京登基,再到康熙除鳌拜,削三藩后的数十年里。偌大的大清国竟然没能训练、建造出一支可以打赢郑森郑经父子俩麾下水师的舰队来。
甚至就连日后打败郑经的福建水师总督,还是曾经郑森的得力手下施琅。
由此可见,在一军易得的情况下,一将有多么难求。
既然从其他人口中,得知了董飚在凤阳水师上的建树,岳昭没道理不去拉拢对方,以及他麾下的徒弟薛思广还有凤阳水师官兵。
可让岳昭没想到的是,面对他画的硕大大饼,已经有了几十年阅历还有几十年宦海沉浮经验的董飚并不为其所动。
下西洋听上去挺诱人的,甚至说可以能让董飚青史留名。
这要是在三十年前,只有二十来岁的董飚听到这话,或许就会头一热的答应了下来。
可现在的董飚已经五十了,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早已过了爱折腾的时候。
岳昭见董飚这都不心动,顿时深吸一口气,决定放大招了。
“董留守如此敌视我湘军,却不知我湘军其实隶属于大顺军之下。”
董飚闻言脸色大变,下意识的问道:“你什么意思?!”
“看来我大顺永昌皇帝在西安登基的事情,董留守你是知道的。”岳昭与董飚对视着,一字一句道:“所以董留守你也应该清楚,这大明朝已经要完了!”
董飚嘴唇蠕动了几分,想要反驳岳昭,却发现自己尽然无话可说。
许是在他的心中,也不得不承认岳昭说的不错。
这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药石难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