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对方眼下没有在意这些繁文缛节的时间,进驻寿州县之后,也只是租了一家三进出的宅院,打通了院墙,成为了他的巡抚驻地。
因为前方战事紧张,苗会宁也拒绝了秦叁设宴的邀请,只是让其一切从简。
寿州县知府秦叁自然不敢有二话,不管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也好,巡抚苗会宁也罢,都是他头顶上的爷爷,对方一句话就能要他的命,他哪敢不从?
不过当苗会宁在巡抚驻地令秦叁过去后,看见这位年仅四十岁,比自己还小十岁的顶头上司几许时日不见,就已经满头白发后,秦叁还是深深的震撼住了。
就像后世常说的那样,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屁股决定脑袋。
秦叁不过一个凤阳府从六品的知县,确实感觉不到国朝的艰辛。
但苗会宁作为凤阳巡抚,还是由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调任而来的巡抚,可谓是真真实切的感受到了大明的衰弱与压力。
别人不知道,可凤阳总督马士英岂会瞒着苗会宁。
别看眼下两淮、以及凤阳府的明军声势浩大,大有一副收复河南的光景,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不过是大明的回光返照而已。
闯贼李自成已经率领了二十万大军,兵围了北京城。
京师,已经摇摇欲坠!
他们所做的,不过是尽力的围魏救赵罢了。
若是攻势成了,给了闯贼那边压力还好说,可若是败了,那大明就真的完蛋了。
至于东林党们所议论的南迁之事,苗会宁对此简直是嗤之以鼻。
别人不知道,难道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吗?
南京的军备糜烂到了什么地步?江西大阳埠一役消息虽然被郑芝虎给封锁了,但比邻不远的两淮、凤阳之地,早就因此议论纷纷了。
北直隶不行,南直隶也不行,难不成大明要重蹈宋朝的覆辙了吗?
秦叁原本想要劝慰一下苗会宁,没成想却从对方口中,得到了如此天惊的消息。
寿州县知府秦叁顿时傻眼了,他咽了咽口水,艰难道:“苗中丞,京师不是还有京营,以及山海关的关宁铁骑可以调动吗?”
“战事不至于沦落到了迁都的地步吧?”
“迁都?”苗会宁心中冷笑:那也要能迁都才行。
两淮的战事如此紧张,河南又失在了贼寇手中,难不成让他们大明的皇帝陛下,从山东乘海船南下?
万一海船倾翻了怎么办?
那些东林党的“清流”们,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罢了,和你一个知县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你尽快下去督促粮草的收集,本官不日就要前往汝宁府。”
“是,下官遵命。”秦叁心里虽然很不舒服,但也知道苗会宁说的是实话。
他一个从六品的知县,确实没什么办法帮忙,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催粮了。
而待秦叁走后,苗会宁令人铺好笔墨,随即开始写着密信。
“臣苗会宁,禀奏福王殿下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