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炼铁作坊虽叫做作坊,可规模并不小,岳昭为了安抚李氏炼铁作坊的东家,让其安心给自己办事,非但没有空手套白狼的占别人的便宜,还给予了重金以示鼓励和扩建。
岳昭的野望远不止于此,手中有粮有钱还有兵之后,所要做的自然是将他们全副武装起来。
打仗光靠勇气可不行,还得有锋利的武器,以及坚固的防具。
所以岳昭在草创虎贲营为亲兵之后,又复设了另一个直属自己的独立营——重甲营。
重甲营,顾名思义,是一队全营皆穿戴重甲重刀的强营。
岳昭除却在麾下四个师的将士中挑选人员外,还在汉阳、黄州等地挑选合格之人。
要求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其实也难,无非就是身强体壮,并且力大!
这“力大”二字非常笼统,笼统到什么地步?
小到拉开两石强弓,大到抱着两名加在一起超过三百五十多斤的大汉,绕着军营行走一周!
别的不说,光是能拉开两石弓这一个条件,就难倒了一大片人。
拿明初洪武、永乐年间来举例,当初规定的弓箭手,最低只需要拉动一石弓就行,就这要求还逐年降低,等到孝宗、武宗时期后,能拉动八斗弓的人都算一员猛将了。
便是嘉靖年间以杀倭寇出名的戚家军,也只是恢复了一石弓的水准。
所以等到岳昭挑选完毕之后,也只有三百零七个人成功入选。
岳昭对于这个结果说不失落自然是假的,不过等他转念一想,他现在连整个湖广都还没有占据,所辖的地盘也无非汉阳、黄州两府,再加上武昌周边几座县城而已。
自己不能太急,也急不来。
再怎么说也有三百多人不是?
等到重甲营建立之后,岳昭调原汉阳卫千户,现斥候情报营营官荆远为重甲营营官。
并嘱咐他,重甲营当以最精锐之师而筹练,每天必须吃饱,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肉食还得管够。
荆远对此感到非常不解,强军自然得增强一军,这三百人就算能够以一敌五,甚至以一敌十,那放在战场上也不过三千之数。
三千之数能够左右一场战局吗?
岳昭若是知道荆远心中所想,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能,还是绝对能!
试想一下,就连饱受饥饿,食不果腹的满清鞑子,靠着十三副甲胄都能打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噱头,一汉当五胡的汉家儿郎凭什么不行?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明末太拉胯了。
看看两撅名王的李定国,又在看看曾在福建重创两万亲兵,打的满清多铎差点被削掉脑袋的郑成功国姓爷。
这两人杀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满清鞑子。
若不是南明太拉胯,严重的拖了这二人后腿,真让他们继续抗争是十来年,满清怕会成为暴元第二,刷新异族进驻中原后,又马上被赶出去的记录!
可惜,汉家儿郎不是无人,只奈何蠢货更多,满清鞑子运气太好,以至于中原沉浮三百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