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八月十五。
这一天是中秋节,亦是闯王李自成攻占长安之后,在原秦王府上置百官,登基称帝的日子。
从一小小的驿卒,颠沛流离了长达十余年的李自成,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天下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在丞相牛金星的建议下,他建国号为顺,年号为永昌,自称永昌皇帝。
可惜因为膝下无子,未能第一时间设置太子之位。
不过这些对于李自成来说,都算不上什么,因为自立为帝后的第一件事不是享乐,而是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如何攻破北京城,彻底一战覆灭明朝。
“回陛下,臣认为当调集二十万大军,直扑河北,配合远在河南的权将军将北京城困死,不留任何后患。”丞相牛金星当即回道。
他口中的权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掌管李自成嫡系,攻打河南开封的刘宗敏。
李自成听后深以为然,对着牛金星道:“具体的事宜,就交由过儿还有一功去办吧。”
李自成的侄儿李过,其第三任妻子现为高皇后的外甥高一功,立马出列应道:“敬遵陛下圣喻!”
“哎,咱算什么陛下,以后还是叫咱闯王吧,等到这腐朽的明朝覆灭了再说。”李自成摆了摆手,或许开国皇帝都有一个通病,建国之后,都很难从称呼上改变过来。
朱元璋喜欢称咱,他李自成亦是如此。
在他们的眼中,自己手中有权便是,称不称帝其实都是虚的,更进一步也只是为了奖赏手底下的得力文武而已。
总不可能他们一直当王,让他们手底下的一点爵位也没有吧?
李自成自诩比朱元璋更加念旧,也更加大方,还没有彻底覆灭明朝,就已经许出了不少公爵侯爵,日后便是有活着的王爵亦无不可。
李自成其实更想用闯王这个名头,彻底取代皇帝的尊称。
可惜那些投降自己的明朝文官们不想这样,考虑到日后治理整个国家还需要这些文人来干,于是李自成也只能顺水推舟的答应称帝了。
“不过话说回来,二十万兵马是不是太多了。”李自成有些担忧道。
眼下他占据陕西、西安襄阳等地之后,兵马一跃达到了三十万之巨,但这还要抛出各地留守兵力,以及明朝官兵降卒是否忠诚不二的问题。
带这么多兵马东进北京,万一被偷老巢了怎么办?
崇祯十二年时,他败走商洛,不就是因为老营被偷吗?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他李自成已经四十岁了,可经不起第三次东山再起了。
“陛下所言不错,臣觉得,进攻北京的兵马只需要十万左右即可。”刚刚被封为绵侯的袁宗第连忙出列道。
“绵侯说的具体一点。”李自成见无人反驳,便让他继续说道。
“眼下明廷精锐虽然尽数被我大顺击溃,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廷在山东、江南等地,还布有重兵,若是他们孤注一掷的北方勤王保驾,再次袭击了我大顺的老营,两败俱伤之下,只会便宜了四川的张献忠与关外的鞑子。”袁宗第沉声道。
李自成微微颔首,觉得袁宗第说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