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有没有会制造红衣大炮炮弹的匠户?”
在命人修缮红衣大炮,并且擦拭掉铜锈之后,岳昭扭头看向小旗官,随口问道。
小旗官一脸为难,这等国之利器肯定得有兵部的兵仗局监制,私人制造那可是要杀头灭族的。
岳昭问完之后就后悔了,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没有什么比空有神器而不能用更加懊恼的了,难不成他要学关外鞑子一样,跑到北京去劫掠兵部的工匠人才,替自己打造火炮与弹药?
可先不说眼前的武昌之围该如何破解,单单是明年的这时候,崇祯那货就要吊死在煤山上了,自己还有机会跑到北京去抢人吗?
“大人,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张信达挠了挠头道:“南京不是也有兵部吗?”
张信达的随口一句,却让岳昭如同醍醐灌顶,差点没抱着这个粗汉狂亲一阵。
聪明,太他吗的聪明了,大明奉行两京制度,去不了北京,他去南京不就行了?
于是岳昭暂时的放下了红衣大炮的执念,开始思索着该用什么借口,去南京骗一些工匠回来。
就这样过了几天,正等着崔参将赶来黄州府府城坐镇的岳昭,并没有等到对方,反而是等到了一脸凝重,风尘仆仆的高掌柜带着他的侄子高航一脸铁青的到来。
“出什么事了?”岳昭令人奉上热茶,脸色平静的问道。
高掌柜从亲兵手中接过茶盏之后,先是暗赞了一句岳昭越来越宠辱不惊,是个干大事的主,随后面对岳昭的询问,他一脸苦笑的说道:“回小爷,您猜测的不错,那位参将还真是一个没有主见之人。”
“他有主见就不会被其他参将逼得带着五百名死士夜袭张献忠大营了,那可是有着十万人的‘奈何桥’啊。”岳昭一听可能是崔参将又整出了幺蛾子,不免在心中松了口气,一脸轻笑道。
只要不是张献忠带兵偷了黄安县与麻城县就行,至于其他的,总能有办法解决不是?
而然,高掌柜的下一句话,却让岳昭忍不住眉头一挑,差点破口大骂起来。
“崔参将将黄安县给丢了。”
“什么情况?!”
岳昭心说自己难不成猜错了,张献忠果然出兵偷袭了?
“小爷,是这样的......”
原来,就在岳昭从麻城县带兵出发黄州府府城的前脚功夫,武昌城内流传出来的楚王封赏文书,后脚就传到了黄州府附近,各地被张献忠贼兵牵制住,打散了的如同无头苍蝇没有头领的勤王保驾援军,顿时找到了主心骨。
他们化整为零的一股脑涌进了黄安县那座小城,竟然在短短四五天的工夫里,凑齐了差不多三千多人,其中有两名卫所使司的指挥使,卫所使司的同知、佥事各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