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他们,就连三江百户所带出来的老人也有可能。
凤阳的百姓们中自然不可能有粮,就算有,岳昭也不会去抢。
倒不单单是良心过不去,最主要的是他们的粮太少了,远水止不了近渴。
凤阳的大户乡绅家中肯定有粮,但没有任何名义的跑去“借粮”怕是会遭到他们联合起来抵触,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五百多名饿兵,还不一定打得赢那群大户乡绅家中的护院。
就算打得过,怕也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
岳昭可是将这五百余人当做了在乱世中立身的根本,所以自然不会干那些以身犯险的事情。
至于攻打县衙就更加别香了,自从闯贼与张贼的声势越来越大之后,各地的府县已经开始了抓紧训练乡勇。
日后的江阴小城为什么能坚守满清鞑子的铁蹄八十余日?还不是因为他们城中有三千乡勇悍不畏死,义兵连绵不绝城中差不多男女老少齐上阵五六万人!
而提起江阴,岳昭感觉热血难凉的同时,也想起了阎应元这个人,自己要是能将这个人纳入麾下,就算不能挽救汉人,在这乱世之中,在这抗清抗闯贼、张贼的路途中,也能多少得心应手,多加几分底气。
不过阎应元现在在江阴任典史,应该多多少少看不起自己这个破烂军户吧。
岳昭苦笑着摇了摇头,收回了发散的思绪。
待五百余将士们修整好了,他便再次下令出发。
为今之计,怕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好在老天不负有心人,岳昭怎么也没想到,当夜晚来临时,他们抵达了一处名为肥水河旁的小村庄外准备修整时,意外得知了一个既能赚名声,也能获得粮食的好路径。
傍晚,五百余将士在名为李家庄的村庄外安营扎寨,营中升起篝火,岳昭正流口水的烤着鲜嫩的鲈鱼时,自称李家庄村长的李老汉,在张信达的带领下,满脸讪笑谨慎小心的靠了上来。
“这位军爷,您找小老儿?我们庄户上的村民确确实实只留下了播种的种粮,真没有孝敬军爷你们的余粮了......”
“别这么紧张,我只是叫你过来,告诉你,我们没有恶意的,不需要让那些庄稼汉在我们营外不远处提防。”岳昭瞥了李老汉一眼,笑着解释道。
“那最好,那最好......”李老汉用那被补了不知道多少下的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液,话锋一转道:“那军爷们修整一晚就走?”
“也没那么快。”岳昭瞥了他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道:“我且问你,你知道附近哪家哪户乡绅为富不仁吗?”
最终,岳昭还是决定,杀富济贫了。
不过这样一来,他怕是也得沦为别人口中的岳贼了。
“小老儿倒是不懂这些,附近的大户人家早就往南迁移了。”李老汉摇了摇头,随后突然一怔道:“倒是附近的龙亢寨上,有一群悍匪,经常下山打家劫舍,想必应该富得流油......”
“龙亢寨,悍匪?”岳昭眼前一亮,差点没抱着李老汉狂亲几口。
这可真是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