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刚缴获的这封密信来看,岳昭等人火烧大西军前锋大营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竟然让骁勇善战的张定国都有了几分想要退却的意思。
这就说明,贼兵的心思已经开始浮动,没有了之前那种气势如虹的势头。
其实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携裹流民充军,本身战斗力其实弱的可怜,虽然号称十万众,其实半数都是老弱病残,还有很多家眷在其中。
真正能打的充其量也不过一两万人,这些人还都被张献忠等几个主要将领死死的握在手中,不肯轻易出战折损。
这些人平日里吃得好睡得好,不像普通炮灰一天只能有一顿稀饭充饥,他们享用的都是最高规格的饭食,但真正到了拼命的时候他们也是必须要上战场拼命的。
张献忠自打出了安徽老巢,能一路势如破竹,其实主要依靠的这些精锐的。
但此次粮草被烧,他们的饮食一定会出现短缺,饭都吃不饱自然是没人愿意拼命的,没了这帮真正敢打敢拼的精锐压阵,武昌城至少能多坚持半月有余。
这样一来就给各地支援武昌的援军更多的时间。
再加上武昌城中此时集结的三万兵马,人数相当甚至超过张献忠时,胜负还真是难说。
从信中分析出这些情况之后,崔参将等人心思开始有些浮动。
有的人主张趁着敌军暂缓攻击的时机,找机会逃回到武昌固守。
有的人则是认为武昌城现在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就算有援军赶来,也不见得能收得住,还不如向外求援,等到集结了一定数量的大军攻下一个小城,和武昌互为犄角才是制胜之道。
一时之间,作为这些人主心骨的崔参将也难以做出抉择,有些期待的盯着岳昭,希望它能出个主意。
岳昭在经历过这次夜袭的厮杀之后,身上虽然多了一股凶煞之气,可依然改变不了他的灵魂是来自一个和平年代的小白领的事实。
能苟着,是绝对不愿意和人拼命的。
按照历史的发展来看,张献忠势必会拿下武昌的,但可能因为自己的出现让历史出现了一丝转折,张献忠这回想要拿下武昌城,可能就没有原本时空中那么容易了。
可武昌城总归是一个火坑,不管是早还是晚,这场大战始终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岳昭越是不赞成重回武昌的。
“大人,属下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集结更多的援兵,武昌城中有三万大军,即便我等回去也不过是多了百十人的战力而已,对大局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可若是我们能在外围集结一定数量的大军,不用多,只要三五千,不时骚扰一下贼军,让他们不能安心攻城,效果绝对比困守一座孤城强得多。”
崔参将仔细一琢磨,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但他还是有点犹豫,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只是个参将,有领兵作战的能力,却没有统御集结人马的权利。
大明自从太祖时期,建立起所谓的五军都督府之后,对军队的调动是有着十分严格的程序的,凡是五百人以上的人马调动,都是要经过朝廷审核皇帝御批之后才能允许行动。
虽然近些年华夏大地战乱不断,这种严苛的调兵制度有所松懈,可那至少也需要兵马司的数位上官联合签署命令,才能成行。
他即便有心去别处调集人马,也没这个权利啊。
于是他把这个顾虑告诉了岳昭。
“本官虽然是参将,却是没有调动其他地方兵马的权利,你这个想法虽然好,可并不现实!”
岳昭闻言,心头一凉,暗自嘀咕,
“该死,都是让那些网络小说给害得,那些小说中不管是什么人、什么身份,只要大手一挥各路人马迅速集结,然后怎么怎么样击败敌军立下不世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