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秦立恒已经发了圣旨去夺镇北侯的兵权,但他却迟迟不接,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导致陈将军尽心打仗却孤立无援。
南蛮的军队来到,便需要新的将领。
身份要高,能力也不能差,这样才能领导援军,及协助陈将军。
人选是个问题。
老将的威望身份能力倒是够了,但朝中能调遣的,最年轻的将军都已经花甲,让其挂帅显然不合适。
秦立恒发愁,秦铮斟酌了两日,还是选择请命出征。
这事儿他是同苏婉纯商量过的,虽然苏婉纯担心他的安危,但却也知道,如今秦铮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不能拦,也没有理由因小情小爱而拦着他行太子之责。
“娘娘怎么就由着太子胡来呢?如今的前线,可不是早两年那样的小打小闹,若殿下有个三长两短,您可怎么是好啊。”
“殿下心中有大义、有国朝百姓,身上有太子之责,我为何因一己之私拦他?又如何拦得住他。”
苏婉纯看着西北的方向,心里恨不得将镇北侯千刀万剐。
“我不仅是殿下的妻子,更是太子妃,应该相信殿下,能够平安凯旋。”
秦铮要亲自挂帅出征的消息传出去,宋巧荷担心苏婉纯状况不好,特进宫来宽慰,听见苏婉纯这么一番话,她的心情很复杂。
虽说她是文人之女,但对于剑指青天,背靠百姓,半步不退死守疆土的武将,心里却是敬仰的,更对武将家眷很是敬佩。
原本她对苏婉纯,有对太子妃的敬畏,及友人的情意,如今却平生了几分敬佩。
“殿下吉人自有天相,自然能踏遍夷族,凯旋归来。”
苏婉纯笑了笑,心中却带着几分苦意,她抱着儿子,亲自送秦铮出城门。
秦立恒为父为皇,也亲自送儿子,送太子踏上战场。
他们是秦铮的亲人,更有自己的责任。
西北黄沙漫天,战马奔腾,陈将军苦守城池三日,不见援军不见粮草。
将士们活一天过一天,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同城池共亡,但却无一人退缩。
他们相信,朝廷一定会想到办法,说不定援军就在来的路上,他们多守一日,城中的百姓便多一分生的希望。
怀着这样的信念,他们日复一日的与夷族搏杀着,五千人的飞鹰军,半月下来,只剩下数百人,粮草眼看尽绝。
城中的百姓想给他们送粮食,但陈将军却担心百姓们无粮可吃,宁愿自己饿着肚子,还是不肯收百姓粮草。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铮带着援军,急行军来到时,看见的,是满身是伤,面黄肌瘦的陈将军。
太子亲临,援军到来,整个城池都为之一振。
“将军。”
秦铮眼眶微红,翻身下马,疾步冲向他。
陈将军却拱手行礼,“太子殿下,终于来了。”他似乎早就知道,秦铮在京城坐不住,迟早会来,会带着援军来解救他们。
“我来了。”
秦铮带来的粮草不少,当即便让火头营做了一顿好的犒赏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