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大王在此,我提议,自明日起,所有学子们都配上桌案和课本,哦不,是桌案和竹简。”陈政高声道:“为了展现大家亲如兄弟的同学情谊,咱们坐在前面和坐在后面的同学自明日起调整一下座位,也就是说,每个桌案由一个前面的同学和一个后面的同学共同使用,大家不论出身、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好不好?!”
前面的学子们顿时炸了锅,大厅内隐隐回荡着:凭什么?跟他们坐在一起?这还有没有王法了?还有没有天理了?他们身上那么臭!难道要熏死我们?那还怎么读书…
后面的学子们却是一片安静…
赵丹还坐在第一排打着瞌睡,赵胜轻声呼唤道:“大王,大王…”
“嗯~!”赵丹猛地惊醒过来,擦了擦嘴角的口水,睡意朦胧道:“讲完了?讲完了好啊!那本王就回宫歇息去了。”
赵胜凑到赵丹耳边嘀嘀咕咕了一阵,只见赵丹渐渐皱起了眉头,眼睛珠子正转了几圈儿又反转了几圈儿,接着紧锁起的眉头又缓缓舒展开来,起身面向众多学子们,一脸笑意道:“大家静一静,先静一静!”
一旁的赵胜起身站在赵丹身旁,挥舞着双手呼喊道:“大家静一静!大王有话要说。大家能有机会在这里读书,那都是大王的恩德。大王给大家讲几句,大家想不想听?!”
前面的学子们同时响应道:“想!”
“大家爱不爱听?!”
“爱!”
“大家能不能安静?!”
“能!”
赵丹热情地挥舞着右手,向学子们频频致意,刚才还满是倦容的脸上此时已是春风荡漾、神采奕奕。
“方才吕公子所言,本王也正有此意。哈哈哈哈!没想到啊,还没等本王宣布,倒是让吕公子捷足先…,哦不,是捷口先…,也不对,反正是把本王想说的话提前说了出来。哈哈哈哈!本王一向认为,只要是我赵国的子民,无论身份贵贱,无论是何出身,只要好好读书,日后都是我赵国的栋梁之才。”赵丹扭脸看了赵胜一眼:“呃~,这个嘛,平原君起初的安排是有些值得商榷之处。不过圣人有句话说得好,叫什么来着?哦对!叫做有过则喜。平原君,本王记得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是吧?”
赵胜低头嘟囔道:“好像是孟…,孟子。”
“是孟子吗?!”赵丹涨红着脸。
“不…,不是孟子,是…,是孔子。”
“甭管他什么子,只要是有道理的,本王一概从谏如流。哈哈哈哈!本王还记得圣人的一句话,叫…,对,叫做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是谁说的来着?平原君,本王考考你,这句话是哪个子说的?”
赵胜看了看赵丹身后的虞卿,从虞卿不动声色的嘴形中得到了正确答案。
“孔子,这句话是孔子说的。”赵胜伸出一个大拇指:“大王对圣人之言果然是了熟于心、顺手拈来,赵国有大王在,真乃赵国万千百姓之福啊!”
赵丹满意地笑道:“我等要像圣人所说的那样,那样…,圣人还说过什么来着?”
苏代从赵胜身后冒了出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对对!本王方才想到的就是这一句。这个…,这个吕公子说的话,就是本王说的话,咦?不对!吕公子说的话就是本王要说的话,咦?怎么这么别扭呢?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个…,明日就给所有学子配上桌案,前面的和后面的,两个人坐在一起,这样才能显示我赵国对学子们的一视同仁嘛!”赵丹伸手指着赵胜:“平原君,这件事你安排一下。”
“大王放心,妥妥的!”
赵丹扭脸看看虞卿,又看看赵胜和苏代,随即向苏代一拱手:“苏先生,你们在此继续听课,都不要动,听本王的,本王因昨夜读书甚晚,今日不免有些困意,这便回宫去了。”接着,赵丹又向台上的陈政拱了拱手:“吕公子,这里就交给你了,你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谁让你跟本王总是想到一块儿去呢!哈哈哈哈!”
在老学究们和学子们的跪拜和恭送声中,赵丹怀着如释重负的心情昂然离场…
在开学第一课上,陈政将数学加减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开始了现场领学:“大家跟我一起读,一加一等于二。”
“一加一等于二。”
“很好!一加二等于三。”
“一加二等于三。”
“一加三等于四。
……
加减法课程进行了没一会儿,赵胜、苏代和老学究们已经趴在了桌案上,大厅里时而回荡起赵胜和苏代此起彼伏的鼾声,只有虞卿坐在那里面带微笑地注视着陈政。
“好!方才大家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回去后要勤加背诵。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西域语言中的26个字母。大家跟着我念,A。”
“A”
“很好!B”
“B”
“C”
“C”
……
等到陈政领学完26个英文字母,坐在前面的赵胜、苏代和老学究们已是鼾声大作,公侯子弟们也睡去了大半。
台上的陈政突然冒出一句:“咦?大王你怎么又回来了?!”
“大王…?”
场下的老瞌睡虫和小瞌睡虫们顿时立起身来,回头张望一番后,又回身进入了梦乡。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