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如此坚持,李道玄知道他的心思,当下也不再劝。只是沉吟良久,方摇头道:“那只得发晋阳财物,用来给府兵安家,前方则坚壁深垒,好生养息士卒,这样就算相峙日久,士气还能维持。”
其实若是换了李世民用兵,一定会化攻势为守势,坚壁深垒,与对面的敌人相峙数月都不肯出击,一直待到对方心浮气燥,而自己一方却因为后方无事,物资不停接济,最终把敌人等跨。
刘武周以两万铁骑攻陷晋阳、绛州、龙门等地后,李渊吓的要放弃大河以东,仅守关西,李世民领关中府兵反击刘武周,用的便是坚壁而守,等敌人气骄心浮之时,然后抓寻战机,一战破敌主力。
这样的打法,需要有坚忍的士兵,熟知主帅的战法,对主帅充满信心,不以征战时间长短为意。同时,也需要主帅有坚毅不拔的个性,还有迅速寻找战机的战场上那种敏锐的感觉,都是缺一不可。
坚忍如龟,狡猾如狐,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便是这种坚壁战法的精髓所在。
李元霸不是不明此理,可是他与李世民完全不同,声名建立的途径也是不同,麾下士兵的素质更加不同,若是采取李世民的办法,只怕先跨的却是自己的部卒。
不过李元霸转念一想,嘴角笑意突现,当即也不理会别人,立刻下令在黄蛇岭附近建立更加坚固的营寨,开挖壕沟,放设拒马,摆出一副要与刘军长期对峙的模样。
这样一来,不但唐军上下心中慌乱,就是黄蛇岭下的刘军将领们,也是心中惶惶。
刘武周的打算他们当然清楚,拿下雁门关后,最多休整到秋季,或是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就会向着晋阳方向进军。若是让敌人在黄蛇岭对面真的扎下根来,对方虽然前进不得,不过将来刘武周的大军想要向着南方进发,那也是千难万难了。
于是唐军动作一出,黄子英等人立刻派人飞骑前往雁门,前去禀报刘武周知道,而自己则统领剩下的小股骑兵,多次出击袭击在挖沟建寨的唐军,几次交手,唐军府兵的战斗力并不很高,居然让黄子英等人占了不小的便宜,也使得第一次失败后胆战心惊的黄子英等人心中相信,只要不遇到唐军阵中那不多的骑兵队伍,对面这一支军队并不足以让人畏惧,完全可以战而胜之。
带着这样的信心,黄子英向着刘武周求援的同时,又将马邑城内所有的守备骑兵一并调到黄蛇岭附近,又拼凑起千多人的骑兵队伍,分做几班,日夜袭扰,虽然在总体上不能阻止唐军修建长垒坚壁的动作,却也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几次出击,抓住百练骑人数少不能照顾整条战线的弱点,将唐军府兵打的狼狈不堪,经常有几百人张弓搭箭,压的对面唐军步卒抬不起头来的战迹出现。
两边僵持到了七月下旬时,天气已经渐渐转凉,唐军的长垒即将合围,如果让唐军在黄蛇岭下也建起坚固的防线,无疑等于是在马邑方向搭起了一条绞索,会将整个北面的几个边郡南下的道路一并锁死,黄子英等人熟知兵法,知道绝计不能让唐军掌握如此的地利之便,当下顾不得死伤,拼死袭扰,同时急催刘武周率兵返回。
刘武周围攻雁门关已经接近两月,眼看城内守兵伤患越来越多,士气也越来越低,只需再猛攻数场,可能就会拿下城池。只可惜黄子英的告急军书一封接着一封,如果黄蛇岭有失,或是被唐军成功封堵在马邑一隅之地,那么就算打下雁门也是得不偿失,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引军退回,急速赶往黄蛇岭。
他麾下两万多人,倒有接近一半是骑兵队伍,突厥人封他为定扬可汗的同时,也给了他大量的战马做实际的支持,再加上阵中有千多突厥骑兵,论起骑兵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李家留在晋阳的战力。
此时引军而还,步兵在后慢慢跟上,刘武周与宋金刚亲率骑兵赶回,不过十数日时间,已经赶到了黄蛇岭下。
黄子英等人听闻刘武周赶回,立刻如同有了主心骨一般,几名大将带着亲兵亲自迎将出去。
刘武周骑在马上,前簇后拥甚是风光得意,他此时已经称帝,改号为天兴,前一阵子忙于争战雁门,顾不上许多,到了此时,黄子英等人知晓他的心理,在黄蛇岭下摆列仪仗龙旗,令得刘武周分外喜悦。
只是扭头看看几个突厥将领的脸色,却是不那么愉快,刘武周恍然大悟,立刻吩咐道:“命人打上定扬可汗的白旗,不可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