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如此自信,李道玄虽然佩服,却并不如何信服。对李元霸的勇武与智略他也见识了不少,不过河东与太原等地的自身条件实在太差,李家之所以在一起兵时就急忙西向而攻关中,甚至后来刘武周举兵向太原时,李渊在屡次兵败后,有弃守太原的打算,还是李世民提醒,敌人可以由太原形胜之地随时攻向关中,这才派出李世民去收复失地,打败了刘武周。由此可见,太原是一块战略要地,却并不是能施展王霸雄图的地方,凡豪杰举事,不仅要有天时和人和,地利也是极重要的一环,而且并不以人力而改变。
李元霸想要以人胜天,用人力战胜地利之束缚,哪怕是李道玄对他充满信心,也并不能完全相信。
河东克复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关中,李渊闻信大喜,在他的预算当中,河东最少还得要三个月到半年后才能拿下,如今战场主导权刚刚一交到李元霸手里就把河东城给拿了回来,如此的战场临机决断的能力,明显高出了孙华与史大奈一大截,就是担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的李世民,在李元霸这个年纪的时候,获得的成就也远远没有李元霸大。
欣喜之余,不免又给李元霸加官进爵,六月时,李元霸已经率兵回到太原,李渊的教令也随之到达晋阳城中。
除了给李元霸加特进荣衔之外,教令中还多有褒奖之语,显得李渊极是欢喜,官爵之外,又多彩绢丝绸之赏,教令读完,李元霸便即下令,将所有的赏赐一律赐给攻打河东从军有功的诸将领,其余普通军士,也各有赏赐不等,此令一下,唐公府中立刻是欢声雷动。
李渊已经在长安站稳了脚根,所以晋阳旧日府邸已经是由着李元霸做主,已经形同晋阳唐公府邸的新主人。
前来传令的是唐公府旧人段志玄,此人是齐州郡望大姓,祖上就与李家交好,段志玄还在青年时就跟随在唐公身边,别人或许在能力上更受李渊的信重,不过论起真正的家族与私人交谊,段志玄却是唐公李渊心中最重要的人选之一。
自太原起兵后,段志玄屡立战功,已经由右领大都督府军头累功至左光禄大夫,此时一身朱袍,炫目夺眼,人至中年,却还是满面春风,显的活力十足,生气勃勃。
李元霸箕坐在主位,段志玄传达唐公教令时,他便长揖而跪,等教令说完,又复将屁股坐回脚上,双手按膝。
这种坐法,还是传自上古春秋,至隋末唐初世家与士大截人仍然是如此坐法,那种坐在胡椅上叉开腿的坐法,还是被世家中的长者训斥,认为是没有坐相,不成体统。
这样的坐法虽然累,李元霸却极是喜欢,它可以使人警醒,使人在不舒服的坐姿下,顾不得享乐纵欲,而锻炼人的意志力,在跪坐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潜在的平等,不论是皇帝王公,还是普通臣子,一张席子上一起跪坐着,大家坐而论道,而不是后世的皇帝坐,臣子站,或是除了皇帝一个人,普天下的人都得跪着!
可惜,这种看起来彬彬有礼和锻炼人意志力的坐姿,后世中国人不能保有,而传到东瀛岛国,却是永远的留传了下去,哪怕物质发展到一个极致的情形下,那个岛国的人仍然跪坐着,使得他们的民族性永远保持着清醒与进取精神。
或许一个坐姿是以小见大,不过在李元霸看来,每一个历史细节,都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传令之后,李元霸下令赏赐三军,唐公府邸内外,一阵欢呼之声,李元霸便在唐公府邸正堂设宴,款待段志玄等人。
这种在唐公府里的酒宴段志玄自然参加过多次,不过这次主位上的人却换过了一个,转眼四顾,两边厢陪座的幕僚与武将们,也都是换过了脸谱。
虽然有此变幻,他却并没有什么感慨,李家化家为国形势一片大好,晋阳虽好,又能与长安的宫室相比?
当下持爵大笑,敬过了李元霸之后,又与李道玄等李元霸的心腹麾下们饮了。
当日王君廓刚到李元霸麾下效力时,颇受排挤,这段志玄便是其中之一,此时大家都是身着朱绯华袍,手持青铜酒爵,一起欢笑畅饮,段志玄与王君廓称兄道弟,居然是亲热异常,此中差异,令得这出身山贼的大将感慨异常。
酒过三爵之后,段志玄向着李元霸笑道:“卫公,此次自长安来,除了教令之外,唐公尚有话托我询问。”
李元霸放下手中铜爵,笑问道:“父亲有什么话说,请光禄大夫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