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草船借箭也没什么神秘的,不过是运用了一点天文学的知识,吹东风的时候偶尔会有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吹西风,诸葛亮准确抓到了这个诀窍,并且运用到战争中了。对任何工作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甚至在一开始做的时候就要预想到会遇见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想好解决方案与应对方法,这样才能临危不乱。
诸葛亮吊孝:用智慧战胜敌人
周瑜很了不起,一直跟诸葛亮斗智,最后自己死了。司马懿的才能跟周瑜类似,但他知道应该少跟诸葛亮斗。司马懿看到周瑜的下场,就明白,在碰到诸葛亮的时候,最好保持安全距离。
大家都说是诸葛亮气死周瑜。周瑜死了以后,诸葛亮还坚持去吊丧,刘备也劝他千万不能去,江东的将士们会杀掉他的。东吴将领没有一个不痛恨诸葛亮的,诸葛亮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但如果他不去吊丧,孙刘联盟就宣告失败了,隆中对策也没办法实现。所以他为了理想,为了抱负,非去不可。如果一开始他就躲起来,那更糟糕。面对危险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勇往直前,想办法趋吉避凶,诸葛亮完全是按照这个道理来做的。
吊孝的时候,他人没到,声音先到。如果他直接出现,肯定立刻就被杀了,所以他哭的声音很大,大家还没看到他,就已经被他的声音感动了,从而也化解了仇恨。
“化”是中华文化里非常宝贵的东西,这是一个日本人提醒我的,有时候我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一次我跟一个日本教授一起吃饭,他说:“你知道你们中文里最了不起的是什么吗?”我说:“不知道。”他就写了一个“化”字,他说:“中文最了不起的是这个‘化’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很感谢那个日本教授。老实说,日本人对中国文化非常恭敬。有一次我跟一个日本人一起去参观文物,我们拿起文物的时候会说“小心一点”,那个日本人则是先从口袋里拿出一副白色手套戴好,生怕手脏碰到文物,然后跪下来,把文物捧在手上仔细看。我很佩服他,能够尊重文物的生命,不像我们只是把文物当做死的东西。
尊重所有事物也是尊重自己,我跟日本人在一起的时候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化”要有度,不要“大而化之”。这提醒我们凡事要恰到好处,否则利弊关系就协调不好。
诸葛亮是作好周密的计划才去吊祭周瑜的,他的策略是“人未到,声先到”。如果听到屋子里有人在批评你,怎么办?你可以老远就发出声音,他们就会不再说下去了。其实这些招数大家一直都在用,只是没有归纳出来而已。
空城计:对手也能相辅相成
能让敌人也佩服的人并不多,而最让司马懿佩服的敌人是诸葛亮。司马懿也利用诸葛亮成全自己。周瑜那么聪明,因为跟诸葛亮斗,最后被活活气死,如果司马懿也跟诸葛亮斗,也会被气死。所以诸葛亮送司马懿女人的衣服,他还很高兴地穿着。因为他知道,对诸葛亮不要硬碰硬。
诸葛亮死了以后,最受影响的是司马懿。司马懿最希望诸葛亮能长寿,因为诸葛亮一死他就没有用了。他的老板根本不信任他,只是因为没人打得过诸葛亮才用他。没有了诸葛亮,他也就没有价值了。
很多人说诸葛亮真厉害,用空城计就把司马懿骗了。其实,司马懿也能看出这是空城计,只是被骗对他有利,他心甘情愿被骗。如果那时候他挥兵而上,把诸葛亮杀了,他自己也没有什么价值了。只要诸葛亮不死,他就有利用价值,这是司马懿最高明的地方。
有一次,诸葛亮跟司马懿对峙,司马懿并不想出战,但是他的部将都很不服气,都想打诸葛亮,司马懿没办法,只好说:“你们要打也可以,我要请示皇上,皇上同意打就打。”然后他真的向曹丕报告说,我要打诸葛亮了。曹丕心想:你要打就打,问我干什么?有人告诉他,司马懿的意思是不想打诸葛亮,一打肯定会输,但部将们一直要求打。曹丕于是就下了诏书说不能打。从此司马懿享受着最高的待遇,也不打仗,既领高薪,又很安全。
我想我们从历史故事中可以得到很多很宝贵的东西,存在脑海里,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千万不要等到要用的时候想不出来。很多人是该动脑筋的时候不动脑筋,平常也不读书,而读书就是准备遇到不知道的事情的时候用。我们要为未来而读书,不一定是为现在读书,等到用的时候再想读书就来不及了。
诸葛亮是站在最平凡的立场的最不平凡的人,一般像他那么有才气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却没有这样想,而是用具体行动来表明他的了不起。虽然很有才气,但却表现得很谦虚。
守荆州:谨守本分,尊重领导决定
荆州非常重要,让谁留守荆州是一个大学问。诸葛亮的第一人选绝对不是关羽,他知道关羽太傲,很容易让人抓住弱点来攻击。骄傲其实是一个人最大的弱点,骄傲容易轻敌,错误估计对手的实力。如果赵云守荆州,就可以避免失荆州这个结局。
守荆州关系到刘备日后的发展,如果诸葛亮说让赵云留守,那刘备会怀疑诸葛亮有私心,是不是准备自立为王?虽然赵云是最好的人选,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诸葛亮都不能建议留下赵云。张飞是根本不用考虑的,让他守就等于把荆州白送给孙权,于是让关羽守荆州成了无可奈何的选择。
刘备没有指定让谁守荆州。因为来送信的人正好是关羽的儿子,诸葛亮就以此为借口,说主公派关平来送信,意思已经非常清楚,就是要关羽留守荆州。但他还是不放心,就问关羽:“守荆州责任重大,关将军知道吗?”关羽说:“当然知道,荆州是我们唯一的根据地,不能动摇。”诸葛亮又问:“那你打算怎样守呢?”关羽说:“我把这当做重要的事情来处理,至死方休。”诸葛亮又问:“如果东吴来攻打荆州呢?”关羽说:“东吴来了我就全力抵抗。”诸葛亮说:“如果曹操也来打呢?”关羽说:“那我就分兵抵抗。”诸葛亮就知道荆州肯定守不住了,那么少的兵力再分成两路,一定都会被消灭的。